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我的生活质量 >

第9部分

我的生活质量-第9部分

小说: 我的生活质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脚本全部打乱了,他努力地抑制住狂跳的心,但还是让冯佳看出了他的喜形于色。

冯佳还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样子,她把手伸给王祁隆,说,你好啊!然后回转身把一个又小又瘦,像打1840年那阵儿刚从大烟炕上抬下来的烟鬼一样的男人推到他面前,说,这是阿强。又跟阿强说,这就是王祁隆。

王祈隆足足有三分钟没有明白过来,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阿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但很快他就闹清楚是怎么回事了,阿强是冯佳带来和他们一起吃饭的。他的心沉了一下,但面上并没有露出什么来。他说,那我们就先吃饭吧!

他们进了面馆,坐好了,要了三碗热干面。王祈隆看看冯佳,又看看那个阿强。

阿强说,我们这么几个老大的人,只吃碗面算怎么回事啊?

他没等王祁隆表态,就要了两个小菜。凉拌皮蛋黄瓜,红烧麻辣小黄泥螺,外加两瓶啤酒。阿强咕咚咕咚把啤酒倒在两只碗里,推给王祁隆一只,自己也拿了一只,互相碰了一下说,喝!哥们!

然后一气喝了个碗底朝天,嘴上粘着白沫说,我一个人就可以干两瓶!

那一阵儿王祈隆好像变成了客人。那阿强说喝,王祈隆端起碗就喝。冯佳说,吃啊!王祈隆就拿起筷子夹菜。

他们把菜和面都吃完了。三个人缓下来,坐着喝面汤。喝了很长一阵子,冯佳和阿强都看着王祈隆。王祈隆突然明白,该他算帐的。

总共是花了差两角不到七元。不知道阿强有没有喝晕,王祈隆是晕了。接下来的事情都是冯佳指挥着他干的。她让他买了电影票,又让她在电影院门口的水果摊上买了二斤橘子和半斤花生米。找到坐位,阿强很轻松地就在王祈隆和冯佳中间坐了。从头到尾,王祈隆那天连冯佳的衣服角子都没能碰一下。

电影散了场,冯佳干脆就没有再回学校,她和王祈隆道了别,就挂在阿强的胳臂上走了。

看着他们一点一点地消失在昏黄的路灯下,王祁隆的心像被水浪冲击的江堤一

样一块一块地坍塌下来。江边上的晚风是有些凉意了。

如果……。望着他们远去的方向,王祈隆一句台词也想不起来了。

本来是场游戏,可王祈隆玩得过于投入,就真的有些陷进去了。这中间又莫名其妙地横出来一个阿强,王祈隆塌了方的心情恶劣到了极点,竟然比爱了一场又失恋还要失落。回到宿舍,躺在被子里的时候,他不再单独想念他的中学同学李晌姑娘了。他把他心仪过的姑娘来了个沙场秋点兵。那些姑娘也真听话,听到招呼应声而来,都千依百顺地粘在他的手上,直到让他的激情喷射而出。这样他才觉得心里舒服了一些,慢慢地睡着了。

第二章(7)

王祈隆以为,冯佳第二天总要给他解释一下什么的。冯佳却什么都没说。本来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让王祈隆万万想不到的是,又横生出来一些枝节。首先让他难堪的是那丑婆娘马秀秀,她和潘明军一起碰到王祈隆,就开玩笑说,什么时候也请我们吃饭看电影呀?

王祈隆真想回敬她,看见你这个样子,不吃已经想吐了!

班里的同学显然是都知道了,见了王祈隆挤眉弄眼的,或者故意说,又有内部片子了哇!王祁隆只当没听见,又天天去阅览室抢座位了。他再见了冯佳,看都不看她一眼。冯佳赶着向他解释说,我什么都没说啊!肯定是我们在一起吃饭大家看到了。

王祈隆连头都不扭一下,直直地走过去。

冯佳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在他散步的时候追在后面说,王祈隆,对不起!

王祈隆紫着脸,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这次他说话了:请你离我远一点!

冯佳跟在他后面哭了,冯佳说,我根本没想到会伤害你。我和阿强上大学前就定了的。阿强有工作,他在钢铁公司上班,一个月可以拿四十多块钱。冯佳说,我家里条件不好,我爸爸一个人的工资怎么可以养活十口人?我上大学的费用都是阿强给的啊!

说到这里,她已经完全被自己打动了,哭得越发伤心起来。

王祈隆站了下来,他看着这个城市女大学生冯佳,一时百感交集。他看到了在她的优越和高傲下面,掩盖的那些脆弱。就像那些繁花似锦的霓虹灯,白天看起来无非是些苍白而又冰冷的玻璃管子罢了。对于一个高不可攀的城市而言,王祈隆觉得也不过如此。因为农村的贫困是单纯的,仅仅是物质上的匮乏而已;而城市的贫苦却是双重的,既有物质上的贫乏,又有精神上的恐惧。他们更像是踩在高跷上生活,一脚踏空就会呼呼啦啦塌下来。看到了这一点,他忽然找回了曾经失去的自信。他本来想说些更有男人味儿的慷慨激昂的话,可是,他告诉冯佳的是,你还把笔记交给我吧!

漫长的四年大学生活,王祈隆觉得象是踩着一个鼓点走过来的。过去了,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了。没有曲折,也没有浪漫。这种日子给他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给今后的生活也不应该留下。好像是一头扎进了一个悠长的隧道,见到光明,也就是走到了旅途的尽头。

王祈隆他们就要面临毕业分配了。

从不求人的王祈隆,也开始羞红着脸,向班主任打探情况。

七八级的大学毕业生当时还是很受宠的,除了按计划分配,一些缺少人才的单

位甚至会直接跑到学校去要人。王祈隆的学习成绩是全优,班主任私下里跟他透露,根据他的条件,可以留校,或者到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再去进修两年,按研究生待遇,条件是毕业后留校当老师。而且基本已成定局。

王祈隆就要变成一个武汉人,而且要做武汉人的先生。不管这座城市让他经历

了什么样的打击,他觉得让他还手的机会终于来了。妈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他暗暗下定决心,他要征服这座城市,他一定要让他妈的武汉人看看王祈隆是什么人!

分配结果在大家忐忑的期盼中终于拉开幕布。有许多人哭了,更多的人却是在欢笑。门口的小饭店里到处都有毕业生们欢快的影子。王祈隆傻了,全班四十多个同学,只有五个人分到了省会以下的小城,而且全是农村来的孩子。

王祈隆捏着那张派遣证,就像捏着自己的命,去见了班主任。他多么希望是他们搞错了啊!但班主任明白无误的表情,却一下子浇灭了他心中的全部希望。班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班主任说,我不该告诉你太早,原来定的留校名单里确实有你,现在是换了李成一的。王祈隆闹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李成一家就是武昌的,父母都是官员,可他是他们班学习最差的一个。

所有的屈辱顷刻之间全都回来了,他刚刚激起的雄心壮志反过来像一记耳光煽在他的脸上。

但王祈隆没有倒下,他什么都没说。他又想起他在见冯佳之前突然冒出来的那句话来,反正还年轻!这句话用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泛在心里的滋味却是一样的。但不管怎么说,还得打起精神面对新的生活,面对家乡的亲人。

他心里还站着他的奶奶啊,二十四岁的王祈隆!

见了奶奶,王祈隆故意说是他自己要求回家乡的。奶奶听了孙子的叙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但她什么也没说。王祈隆已经看出了奶奶的情绪,知道她是什么都不想说了,自己的分配很显然让她失望。他违了心意拉起奶奶的手说,不是我不想再到北京念书,也不是我不想留在武汉。奶奶,我只是想回来守着你老人家。离开了你,我觉得我什么也不是。

本来很倦怠的奶奶,却一下子激灵起来,他拉住孙子的手,脸色一下变得像一张白纸。她的眼睛在孙子的脸和手上游移着,手哆哆嗦嗦好像控制不住。从孙子去上大学,她还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过孙子。她发现孙子长了一双出奇的大手。

细腻修长,像一张蒲扇。

王祈隆被奶奶的神情吓坏了,他坐在床上抱住奶奶,问,奶奶,奶奶,你怎么了?

奶奶一下松懈下来。没等到孙子说完。她坐在那里像睡着了一样,眼皮耷拉下去。奶奶老了。奶奶脸上的皮松松地胯下来,在十五瓦灯泡的照耀下,像一堆枯树根。

第三章(1)

王祈隆是毕业的第二个礼拜到阳城地区农业局报到的。

回到了家乡,他身上的力气好像突然又回来了,举手投足都充满了自信。就连他身上洗得雪白的衬衣和蓝咔叽布裤子,都重新变得雅致起来。他有足够的信心,他是大学毕业生,那在当时是个说起来就让人啧啧咂嘴的资历。而且,他王祈隆可

是被地区农业局亲自去省人事厅挑选回来的。

王祈隆想像着他去农业局报到的情形。肯定是会受到热烈欢迎的,因为据说他们这个地区整个农业口就他一个重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局领导要是接见的时候,他该怎么样说;在机关为介绍他而召开的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他当着大家的面该怎样说。他这几年的书是没有白读,算是出过门,见过世面的。他提前把什么都想了,他甚至想好了对领导分配给他的工作他如何干出好的成绩来。积攒了十几年的文化知识还没有真正派上过用场,他一定会好好利用,成就一番事业。

哪怕仅仅是为了奶奶!

之所以毫不犹豫地来报到上班,他就是为了奶奶啊!不枉奶奶这么多年的灌输,王祈隆现在自己都觉得他是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自己想,成就事业也不一定非要在大城市里。奶奶对他回到河南好像有些失望,他对奶奶说,实际上也是对自己说,我会干好的!

王祈隆洗了头,换了衣服,把自己弄得整整齐齐,踌躇满志地到阳城地区农业局报到了。

农业局设在行署办公大楼的四楼上。陈旧的苏式红砖楼,尘土在外面墙上积了很厚,里面显得暗无天日。办公楼虽然破旧,但政府威严的架子还在,所以这丝毫没有影响到王祈隆的好心情。但是接下来的一切,显然不是王祈隆所能想象的。

王祈隆没有见到农业局局长,副局长也没见到,他只见到了办公室管人事的老张。五十多岁的老张似乎是个好人,他透过老花镜使劲地看了王祈隆一会儿,说,领导都去开会了,你先到行署招待所里住下吧。过去没来过阳城吧?没事你先在城里转转,有什么事情就找我。

阳城是三国时期的古城,这个曾经被历史上好几代君王做过统领天下之地的小城,现如今早已风华褪尽,显露出岁月深处的疲惫和麻木来。王祈隆在城里一连转了三天。在灞陵桥,看着关公辞曹处的纪念碑,想着当年关公就是站在这里,作别曹操,踏马西去,过五关斩六将,心里竟凭添出一些感慨来,联系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更是有了欲说还休的况味。

三天里,王祈隆每天都是先要到农业局报到的,人家还没有上班,他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好在那老张还不烦,总是不紧不慢地说,来啦?然后打开办公室的门,先把他让进屋里坐下,倒上一杯水。这些个程式化的动作,却让王祈隆很感动。老张做完这些动作之后,就把自己埋在报纸堆里,好像把王祈隆给忘了。直到他感觉到王祈隆的尴尬来,才会问些不疼不痒的官面上的话,却始终不提王祈隆工作上的事。这样一来,王祈隆反而不好直接问了。老张是个兢兢业业的机关公务员,并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有时候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