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幼崽保育堂 >

第905部分

幼崽保育堂-第905部分

小说: 幼崽保育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镜大人,给学堂那边回信,叫他们以前怎么样现在就还是怎样,无需有所改变。”燕洵含笑看着幼崽们,又一边跟镜枫夜说,“跟他们说,若是有人去学堂打听消息,便如实告诉他们就好。”
  “好。”镜枫夜飞快地准备。
  秦四看得又有些呆。
  燕洵便笑道,“我那一手字实在是拿不出手,平日里都是叫镜大人帮我写,我来说。”
  他很大方的承认了。
  从来都很完美的燕大人,其实写得一手不那么好看的字,这件事虽然极少有人知道,但燕洵也不曾刻意隐瞒过。
  即便是面对秦四,燕洵也未想过隐瞒。
  这倒是叫秦四有些不自在,又有些小小的兴奋。燕洵这样,正是不拿他当外人的表现。
  燕洵也确实没拿秦四当外人,不但住在秦四的宅子里面,使唤他的人也使唤的十分得心应手,幼崽们更是跑来跑去的研究自己要回什么样的礼,若是碰上外面有人来见燕洵,他也不会避开秦四,反而叫秦四帮忙。
  于是四皇子顿时忙了起来,帮着燕洵处理了许多事情。
  等他真正闲下来,已经过去好几日,这时候他才后知后觉的悟透一件事。
  当初燕洵回京直接送上密折,皇帝便立即请朝臣进宫商量此事,并且不商量完不放人。可饶是如此也还是拖拉许久,还是燕洵再次进宫,硬生生带走一半的人。
  那时候秦四脑子前所未有的灵光,知道自个儿不能掺和这件事,便没有参与其中,甚至是靠近都不曾。
  可也知道那时候的燕洵态度是十分强硬的,并且隐约间还逼迫皇帝,太强势。
  这也叫下面的人揣摩圣意,揣摩出消极怠工的结果来。
  但其实歧元县的建设根本不需要这些朝官,保育堂第一、第二学堂早就准备好了人,甚至是燕洵还叫他们去边城历练,到时候只要叫他们来歧元县,那立即就能可堪大用!
  如此一来,似乎一切都皆大欢喜。
  但这并不会让皇帝欢喜,只会让他更加忌惮燕洵。
  不过燕洵却也没有那么做,他没有让学生们直接来歧元县,而是先让秦四给京城送信。
  秦四到底是皇子,皇帝的儿子,他如实说明情况,把选择权给了皇帝。也叫皇帝知道,手底下那些朝官并不是靠得住的,一旦他们消极怠工,耽误的绝对不会是小事。
  且保育堂第一、第二学堂的学生,也并不会全部都来歧元县,有一部分可以留在京城。
  这是给了皇帝足够的好处,而皇帝也欣然接受了。
  “想不到、想不到啊。”秦四不由得感慨,他不但想不到,甚至是事情过去许久,自个儿跟着燕洵帮了不少忙,也是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
  这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无非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道理谁都懂,也有很多人用过,但一旦牵扯到皇帝,许多人就都不敢了,甚至是想都不敢想。
  便是秦四自己也是,即便他是皇子,可皇帝首先是皇帝,其次才是他的父亲,到时候万一皇帝翻脸无情,他立刻就会被打趴下,永远翻不了身。
  那燕洵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秦四想不通,便干脆不去想。
  “因为歧元县的发展便是没有京城……也一样会顺利。”燕洵给同样疑惑的小黑解释,“歧元县会变得越来越好,可能妖车制造比较麻烦,不能普及,但火车却不难。你想想,等将来火车普及了,歧元县的人出门就乘坐火车,去什么地方都极为方便,且也不会颠簸,更不用交太多银钱。”
  “歧元县做工的机会多,几乎只要肯出力就能赚到足够的银钱,那样的话,几乎所有人都有念书的机会。”
  “等将来科举,他们会占据相当大一部分名额。”
  “且因为歧元县好,大秦各个地方的人肯定都想来投奔。”
  燕洵一句一句地说着,小黑一句一句的听着,慢慢的他听明白了。
  “等将来歧元县比京城还好的时候,京城的那些世家可能也会心动。”小黑说,“到那时候皇上再做什么怕是也不能力挽狂澜,而他不能与所有人为敌,所以现在做出改变是最好的时候。”
  “正是。”燕洵摸了下小黑的脑袋,“明白了?”
  “明白了。”小黑转身哒哒哒往外跑,“我得给梅姐儿写信,她一直很想来歧元县玩,我看现在就很合适。”
  歧元县现在还没有那么好,不如京城繁华,但跟京城的不同已经体现出来了。
  在这里有宽阔的水泥路,路边立着高高的妖灯,每到晚上的时候就会亮起。有一些水泥楼住户足够多的话,也会通电,家家户户的妖灯就都会亮起来,如果天气热的话,还有妖扇,什么都不用,插上电就有风吹出来。
  京城有的地方其实也有电,比如说京城商场,里面也有妖灯,甚至是一些大户人家,主子居住的院子,也有妖灯和妖扇。
  但京城大部分地方都没有,跟歧元县的这种氛围是不一样的。
  皇帝并没有来过歧元县,他或许不知道这种完全不同的氛围,但他知道将来歧元县一定会越来越好,变得跟京城完全不同,等到那时候他再想做什么,就已经晚了。
  所以他只能顺应趋势,同意秦四的提议,并且通知保育堂第一、第二学堂的教书先生,里面的学生有一部分是要留在京城的。
  两边传信结束,幼崽们准备的回礼也全都送了出去,京城便很快有信随着火车送往边城。
  这些日子边城因为燕洵和幼崽们都不在,最开始的时候很是混乱一番,不过边城将领多,更有幼崽们留下来的各种机关,再加上杜先生还在,妖国大妖便是私底下有小动作,却也不敢太过分。
  只是谈判仍然没什么进展,倒是休息的时候各种切磋被大妖们玩出了新花样。
  等着京城送来的信到了边城,学生们便开始收拾行李。
  在边城的历练已经足够,该去歧元县领正经差事了。
  “你们都要走?”有人知道这件事之后,忽然感觉有点恐慌,感觉这些学生是要逃。
  “上面来了安排,得去歧元县。”学生一脸坦然,“再者说,我等留在边城也做不了什么,每日里只是跟着学东西而已,现如今学的差不多了,自然也到了离开的时候。边城居大不易,我们留下来还要占据许多药材,正好省下来留给你们。谈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依我看,妖国祭师怕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还有的磨呢。”
  “可……”那人更加恐慌,“你们走了,会不会让妖国祭师警觉?”
  学生便转头盯着这位朝官看,“警觉什么?”


第719章 
  警觉什么;那是很微妙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他虽然没直接说出来这其中隐含的意思;但他能确定这群学生肯定是懂的。
  或许现在他们不能称之为学生;而是马上就要步入朝堂的预备官员,并且前面就有大好前途等着他们:摆在歧元县的那些数不胜数的机会。
  “甭管你们有什么计划,这事儿可跟我们没关系啊。”就有学生笑眯眯的说。
  “可不是,甭管怎样,我们的立场都是不一样的。当然;若是你们肯站到我们这一边,我们绝对是举双手双脚赞同,但想叫我们……那是不可能的。”
  “学堂先生时常对我们耳提面命;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本心,那东西,刻骨铭心的,哪儿敢忘呢。”
  “我们这些学生啊,进入学堂的第一天学的不是学问;而是学的如何做人。”
  说话的学生冲着诸位朝官做了个鬼脸,扭头跑了。
  他们虽然已经是预备官员;但身上还是有着蓬勃的朝气;跟在座的满脸稳重的朝官还是不一样。
  眼瞅着学生一个个的全都走了,先前说话的朝官便有些不解,“将来大家一同在朝为官;怎么能这点意思都不懂呢?”
  官场上;锐利是活不下去的;想要长久的活下去,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圆滑,其次才能考虑能不能想方设法的找到机会往上爬,否则的话,入朝为官,入哪门子的朝,哪门子的官?
  保育堂第一、第二学堂的学生也不都是出身贫寒,尤其是第二学堂,几乎大部分学生都出生世家,即便不是世家,那家中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他们家中长辈不可能不告诉他们这些官场上的常识。
  甚至是,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无需家中长辈叮嘱,自己就应该知道这些。
  偏偏他们看上去跟其他家境贫寒的学生没什么区别,说着一样的话,做着一样的事,处事观点都是那么出奇的一致。
  “不应该啊,怎么能这样呢……”
  “官场如战场,甚至是比边城还凶险,他们不应该不知道。”
  “只有学问是不行的,首先得学会看脸色……”
  所谓的官大一级压死人,级别就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鸿沟,有时候上峰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决定下级官员的未来和前途,甚至是生死。
  有些衙门,坐冷板凳一坐就几十年的人,大有人在。
  可这些学生却好像根本不在意似的。
  “周大人,回头记得通信啊。”忽然又有学生飞快地跑回来,冲着正在出神的周兰喊了一嗓子,又飞快的走了。
  先前说话的朝官便盯着周兰看,他忽然反应过来,想知道这些不通情理不懂规矩的学生下场如何,到时候找周兰打听打听不就行了!
  而周兰呢,因为对小黑莫名其妙的亲切,跟小黑的关系就迅速火热了起来,而且还跟灰鹿关系变得十分好,甚至是已经不怕灰鹿身上那种独有的阴冷气质了。
  并且,就算是现在,周兰其实也比在场的人更了解这些学生。
  “他们跟咱们不一样。”鬼使神差的,现在没人问,周兰却忍不住开了口,“他们的评级制度跟咱们完全不一样。”
  “怎么说?”朝官好奇道。
  “下官也只是听他们偶尔说起。他们在学堂的时候就有各种考核,平日里上课的纪律占一部分,教书先生的平分占一部分,家中亲朋等等平分也占一部分,还有平日里衣着整洁,是否勤工俭学,有没有欺负学堂里面的人,包括同窗、厨子,甚至是伺候马的小厮等等,而且学堂中还会定期出来调查,如果京城百姓有人投诉的话,相应的学生不但不会被加分,还会被扣分,但如果是表扬,就有可能加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平日里的考试成绩,但他们考试成绩出了寻常科举需要的学问,还包括很多东西,那些下官听都听不懂。”
  所以学堂的学生不会因为教书先生,亦或是某个人的一句话就定下他们的成绩,他们的成绩需要很多方面去评定,这几乎囊括了京城所有人,想要从中作假,几乎不可能面面俱到,别忘了,学堂的教书先生是有燕大人撑腰的。
  周兰见听他说话的朝官便多了,不由得有些紧张,但还是说:“所以即便是去歧元县领差事,考核制度也是差不多的。”
  到时候上级说的话就没有那么大的分量了,也不能决定他们的生死。
  先前问话的朝官慢慢的咂摸出味道来了,难怪这群学生不在乎,原来考核他们的标准如此复杂,那他先前跟学生们使眼色,还真的是使给牛看了,简直是对牛弹琴。
  就有人想起来先前被燕洵从京城带走的那些同僚,现在一部分在边城,整天灰头土脸的也不知道忙什么,反正是很忙,还有一部分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