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幼崽保育堂 >

第449部分

幼崽保育堂-第449部分

小说: 幼崽保育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老头和沈老太会不知道沈书郎变成这样是害了他吗?当然知道。
  只不过比起自己的儿子,他们不但觉得自己更重要,甚至是觉得自己的每一根头发丝都比自己亲生的儿子更重要。
  “他们这种爹娘还是少数。”燕洵道,“天底下还是良善之人更多。”
  “恩。”蛋红红用力点头。
  他刚破壳就经历了很多事很多事,见过些许几个恶人,但见到的良善之人更多,多到几乎数不过来的程度。
  他是很幸运很幸运的小幼崽哩。
  *
  燕洵的折子写完,没经过内阁,而是经由张瑞的手亲自送到皇帝面前。
  折子里倒也没写什么,只是燕洵为朝中几位大臣请功,为贾求孤等人请功,也为王真儿等人请功,独独没有为了自己请功。
  “这个燕洵,这是何意?”皇帝满头雾水,冲着张瑞道,“你可知道?”
  “皇上,奴婢不知。”张瑞看着皇帝犹豫一下。
  “有什么话说吧。你在朕身边这么些年,朕何时没让你不说话过?”皇帝慢悠悠道。
  那日响彻京城,越过皇宫高墙传进来的声音现在已经听不到了,但皇帝还记在心中,更是觉得自己比得上前面所有先皇,他是控制不住的高兴,心情一直是极好极好。
  眼瞅着皇帝是真的心情好,张瑞这才道:“那日皇上派出去的人回来了。”
  “哦?都回来了怎么不敢来见朕?朕还能要他们的命不成?叫他们都进来!”皇帝乐呵呵道。
  当日派出宫的心腹一个都没回来,皇帝当时便咬牙切齿,没打算让这些人活着,不过如今跟那时候可不一样,皇帝心情好,便准备放他们一条命。
  几个汉子灰头土脸的进来,齐齐下跪,不敢说话。
  “那日都出了什么事,来给朕说说。朕恕你们无罪。”皇帝道。
  其中一个汉子赶忙道:“皇上,那日我们刚出宫……”
  他们都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都是修为高深,能当大将军的存在,哪怕是宫外飞沙走石也都没有害怕,反而是立刻冲出去。
  然而当他们分散开,去各个地方查探的时候,都是不约而同的遇上了麻烦。
  有高壮的汉子顶着木板,看着被风沙吹的灰头土脸的汉子,赶忙道:“你咋还乱跑?不是都说好了,先集中安顿,再集中找人、救人。不然你出了事别人也不知道,只能等死。快跟我走……”
  壮汉是个平头百姓,当时风沙满天,所有人身上都灰扑扑的,根本看不出穿了什么衣裳,他就以为这人也是寻常百姓,拉着他就走。
  “咱们快去安顿好,凑齐人数就可以一起救人了。”壮汉大声说,“你可别不相信啊,咱们的主心骨是田非田少爷。他可是六皇子的人,平日里是送火锅送菜的,你就算不认识应当也见过。”
  宫里出来的心腹一想,这可是极好的机会,他既然是皇帝的心腹,当然要忠君,正好可以趁机看看六皇子手底下的这些人都在做什么,六皇子自己又在做什么。
  到了宽阔的街上,他看到很多老人和孩子被一个个壮汉护着,看到田非灰头土脸的,脱下身上的外袍给一个老妪穿,自个儿龇牙咧嘴的顶着大风说:“人数够了吗?够了都跟我出去救人,一条街一条街的搜,一个活人都不能放过,全救出来!”
  刚好人数够了,他便跟着壮汉们出去救人。
  救回来一个个百姓。
  他身上的衣裳破烂的不成样子,便干脆脱下来扔到一边,打算光着膀子去救人,反正他有修为,比这些百姓更厉害一些,还能帮上更多的忙。
  但很快就有老头看到,把自个儿身上的衣裳脱下来,给他穿上,“我们这些老头不顶用,如今这里这般安全,没得事,衣裳给你穿……”
  他换上了别人的衣裳,继续去跟着救人。
  忙了整整一日。
  所有人都得救了,一个个百姓都欣喜若狂,他觉得这样很值得。
  原本第二日他打算再去帮忙修宅子,不过百姓们都自己修好了,根本用不上他。
  “你不是寻常百姓,你是宫里的道兵?”刚好田非看到他,便问了句。
  他下意识点头。
  “我昨日就隐约察觉到,几个百姓也说你不像百姓。”田非高兴道,“他们都想谢谢你,你去吧。”
  他应该立刻回宫。
  但想着昨日一起并肩作战的汉子们,鬼使神差的,他跟着田非去了,见到了整条街上的百姓,见到了许许多多的百姓,还跟着吃了饭,得了新衣裳。
  直到今日入宫,他以为自己是最后回来的,没想到所有人都是不约而同的经历了同样的事,同样的最后回来。
  所有的人经历都是一模一样。
  “你们跟朕说清楚,都见了什么人!”皇帝赶忙问。
  汉子赶忙道。
  “田非。”
  “贾求孤。”
  “史元守。”
  “司平。”
  “王真儿。”
  “裴钰儿。”
  他们每个人都见到好几个主心骨,有的不认识,有的能认出来。
  早在宫中朝臣出宫的时候,外面的百姓就已经有了主心骨,且自发的救人。
  皇帝忽然明白了,难怪燕洵那时候拼命往外跑,史元守等人也跟着往外跑。
  也难怪燕洵会写这个折子请功。
  他自己不要功劳,但他请来帮忙的人却必须得有功劳,为此他才写了这个折子。
  “便按燕爱卿折子里的来吧。拟旨……”皇帝冲着下面摆了摆手,让这些人下去,他并不会怪罪。
  皇帝不由得有些丧气,若是当时知道宫外出事的时候,所有朝臣都能像燕洵那样往外面跑,那该有多好……可偏偏他们所有人都回来了,回来等指示,最后又慢吞吞的出宫,而即便是这样,最终真正干活真正为民着想的也只有燕洵折子上写的寥寥几个人名而已。
  这些嘴上说为百姓着想的文武百官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偏偏是嘴上没怎么说的反而做了许多事。
  “张瑞,你说贾求孤如何?”皇帝又瞥了眼燕洵写的奏折,忽然看到贾求孤的名字。
  “奴婢不知。”张瑞赶忙道。
  “朕让你说你就说!”皇帝瞥了眼张瑞。
  “那奴婢就说了。”张瑞小声道,“旁的奴婢不知道,只不过贾大人应当是贾妃姻亲……”
  “朕知道。”皇帝道,“这个贾求孤,当年还是朕点了他的状元。那一手文章当真是写得好,原本朕想让他去翰林院历练历练,再去做三年地方官,回京城就是尚书,将来必进内阁,最少也是次辅。”
  当年贾求孤一手的锦绣文章,直接把皇帝蛰伏。
  且贾求孤模样俊秀,打马游街时不知道被多少小娘子、小哥儿追着扔手绢儿。
  只可惜贾求孤刚入翰林院便得罪许多人,这几年堪堪能上朝,得罪的人便是更多,甚至还得罪过皇帝。
  原本皇帝已经放弃他,但没想到的是,贾求孤竟然又不声不响地立下这般功劳。
  “当初是贾求孤去的妖国荒山吧?”皇帝忽然又想起来,“贾求孤还主持修地下铁路,领着一群小辈很是立了功。如今还是这么小的官儿……不合适。灭妖城通沃土城那条路上不是有个县,把那的县令调回来,让贾求孤去……”
  如今贾求孤忽然变了模样,皇帝倒是又重新想起当年的事了,越想越觉得贾求孤果真还是内阁的料。
  圣旨接二连三的出宫,其中一道送往贾府的圣旨最为隆重。
  贾府。
  传旨太监刚到门口便看到一个扛着锄头的农户溜溜达达出来,心中便有些好奇,进去后又忽然看到更多农户,这就更好奇了。
  “贾大人,俺们都是听燕大人说来帮忙的,给口吃的就成,不用工钱。”孙元宝大咧咧道,“宅子修好了,那俺们就走了,还要去下一户人家看看哩……”
  百姓的宅子小,一起修宅子的人也多,故而修的快。
  而大户人家的宅子大,人也少,修得自然慢。
  当年贾求孤这宅子乃是御赐国公府,比许多大户人家的宅子都要大,且当日除了府上寥寥数位下人,他根本没有回府,也没打算立即修宅子。
  只是没想到会有百姓主动上门帮忙,且不要工钱,只要了些许粮食。
  “多谢各位。”贾求孤赶忙道。
  “不敢当不敢当。”孙元宝赶忙摆了摆手,带着人飞快离开。
  传旨太监这才看明白,对贾求孤也愈发的恭敬,按照规矩念完圣旨,又私底下冲着贾求孤道:“张公公让我给贾大人捎句话,那县令你尽管去,是好事。”
  “多谢。”贾求孤赶忙道。
  除了贾求孤,司平、史元守都升了官,王真儿等人都得了赏赐,以陆朝阳为首的朝臣也有几位得了封赏,却没升官,甚至还有几位降了官。
  传旨太监进入谢家,却有两道圣旨。
  谢家所有人都高高兴兴,却听着是谢谦书得了训斥,而谢然书却摇身一变,成了拥兵一万的,货真价实的谢将军!
  传旨太监又去了大牢。
  “沈千银散尽家财只为京城百姓,得赏。”传旨太监高声道,“赏沈千银住单独的牢房,且狱卒要多多照顾,也请吴大人多多关照。”
  圣旨写了许多,林林总总算起来,也不过是让吴红松和狱卒多多照顾沈千银而已。
  “为何不放我出去?”沈千银有些傻眼。
  他的喉咙还没怎么好,说话一割一割的疼,他忍着疼,冲着传旨太监低吼,“为什么不放我出去?”
  黑子闹出那么多事,沈千银没想着自己那些家财还能留下来,但既然已经全部捐出去,为何不能赦免他?
  那么多银钱,那么多银钱……
  传旨太监看了眼沈千银没说话,带着小太监转身走了。
  狱卒这才上前道:“你是不是忘了,燕大人献出那么多作坊,就为了买你一条命,如今你还能活着,那是因为燕大人。你散尽家财又有什么用呢?你那些银钱又能买燕大人的几个作坊?”
  “燕洵!”沈千银咬牙切齿,“不如直接杀了我!”
  “想死?那可不行。”狱卒道,“燕大人让你活着,你就得活着。乖乖坐牢吧,没看到便是皇上也只是让我等多照顾照顾你,不打你,不骂你,给你吃给你喝,好叫你好好的活着……”
  若是没有燕洵,沈千银这般散尽家财,定然能得到赦免。
  但偏偏燕洵在,且献出那么多作坊,便是皇帝也没想过赦免沈千银,只是让他在牢里活得好一些而已。
  “苦了我儿!”沈老头痛苦道,“为何沈书郎能出去,为何他能出去!问问吴大人,让沈千银也跟着出去不行吗?不是赦免,就是那个什么戴罪立功!”
  “你想得美。”狱卒冲着沈老头呸了声,“沈书郎那是有小花大夫求情,且沈书郎可没杀过人。不是我说,明明沈书郎是你们亲生的孩子,怎么就对他那么差呢?”
  狱卒一边说着一边摇头,一脸不解的走了。
  *
  “大人,账都算完了。”秦十三冲着燕洵道,“按照尚书大人的意思,这些银钱要留一半在户部,填旧账。剩下的一半再拿出一半分给各位家中宅子都有损失的大人们,再拿出一半给其中的一部分人家,最后剩下的这些还要留一半用来修水泥路,最后剩下的银钱才能均匀的分给百姓。”
  “一文钱不留。”燕洵道,“到底是沈千银拿来买命的银子,我也留了他一条命,这银子必然要用到该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