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幼崽保育堂 >

第286部分

幼崽保育堂-第286部分

小说: 幼崽保育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着蛋弟弟仰着小脸,崇拜的看着自己,宝宝不由得昂首挺胸,觉得自己这个哥哥分外自豪。
  “弟弟,你以后就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大秦’,外来微生物、风尘、毒物等等都在无时无刻不入侵我们的身体,而我们只有战胜这些东西,才能活下去。若是我们病了,那就是我们这个‘大秦’开始出现颓势!若是不能战胜外来入侵,我们的身体,也就是‘大秦’,就会从内部瓦解,失去生命!”
  看着意气风发的宝宝,蛋弟弟露出羡慕的表情,听到‘失去生命’,蛋弟弟虎躯一震,好像明白了什么。
  “这是我闲来无事缝的衣裳,也不知道合适不合适。”进屋落座,路哥儿见着燕洵和镜枫夜不在,只有一群小幼崽围着他,秦十四在一旁做主导,他微微松了口气,觉得自在许多。
  对于燕洵这位鸿胪寺卿,路哥儿儒慕已久,只是到了鸿胪寺,他反而有些害怕了,不太敢见燕洵。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拿来!”秦十四见着路哥儿身边的小太监一动不动,赶忙道。
  小太监这才回过神,赶忙挎着包袱上前。
  他是路哥儿心腹,当初就是他出宫找的燕洵,只是那时候燕洵也在,幼崽们看着都安安静静的,一个个漂亮的跟瓷娃娃似的,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现在满屋子的幼崽,都有说有笑,活生生的。
  幼崽们说着大秦官话,互相之间还会咬耳朵说悄悄话,还有那个个头特别小的小蛋少爷,还有个头更小的小蛋少爷的弟弟,实在是太稀奇了。
  小太监便又是紧张,又是与有荣焉的出了神。
  “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衣裳,你们随便看看就是。”路哥儿淡淡道。
  “哇,这个花纹好好看。”蛇身幼崽用尾巴尖勾起一件衣裳仔细的看了看,赞叹道,“花纹还会变化的,里面有暗纹呢,看模样应该是我的。”
  “这个应当是我的,很合适。”
  蛋弟弟哪里还顾得上去想宝宝说的话,赶忙跑过来,果然也看到了自己的衣裳。
  是一件很小很小的袍子,上面绣着细细密密的花纹,蛋弟弟拿着在自己身上比划比划,高兴的不行,“好好看。”
  “好看还不谢谢路哥儿。”燕洵笑眯眯的进门。
  路哥儿赶忙站起来。
  燕洵抢先一步道,“我和十四皇子是好友,咱们就不那么多礼了吧?要不我这来晚了还得赔罪。哎,方才灶房里的点心要出锅,我得去看着,不然他们都把握不好火候。”
  一句话噼里啪啦的说完,路哥儿紧绷的身体也跟着放松下来。
  他不过是裁缝的儿子,没多少见识,宫里又拘谨的很,着实不知道该怎么跟燕洵相处,如今燕洵主动说起锅台炕沿的事儿,就跟寻常百姓没什么区别,反而让路哥儿觉得自在,他也能接上话。
  一句话说完,镜枫夜便端着点心进来了。
  还热乎着的圆饼,当中撒了一点点芝麻,外面金黄,里面是一层一层的面皮,再里面是桂花陷儿,闻起来极香。
  幼崽们看到点心都是眼睛一亮,这种面饼燕洵极少做,如今做了这么多,他们必然都是能吃到的。
  不过在吃之前,幼崽们都把手里的衣裳收拾好,哒哒哒跑到路哥儿前面,齐声道谢。
  “你们快别折煞我了。”路哥儿赶忙道,他可还知道这些幼崽大部分都是小秀才,学问不差的,况且幼崽们还都有军功。
  他这个进宫的哥儿这么些年也就养了个秦十四,还没养好,若不是把秦十四送出来,得了燕洵给的差事,如今有担当、有见识,还入了皇上的眼,路哥儿如今定然也依旧在宫里浑浑噩噩,哪能有机会被秦十四接出来……
  “该有的规矩还是得有。”燕洵笑道,“我都教过他们,错不了的。”
  幼崽们有板有眼的道了谢,这才分散开。
  燕洵又说:“尝尝我的手艺。用的保育堂建设水泥楼前面那棵桂花树的桂花,口味应当是不一样的。”
  “阿爹,还记得我给你的桂花糕吗?便是那棵桂花树。”秦十四笑着说,“那桂花糕每个月就那么点儿,若不是我管着商场,还买不到呢。”
  “我知道。”路哥儿笑道,“娴妃娘娘还专门找过我,想让十四帮着买几块桂花糕。”
  那桂花糕堪称一绝,在归元绿灵芝出现以前,桂花糕就是京城豪门贵胄最爱的良药。谁不想容颜永驻,强身健体?桂花糕的效果极为明显,但凡是吃过的人都会桂花糕念念不忘。
  就连娴妃娘娘也是如此。
  “杜家每个月都有名额,不过杜芹生有阵子生病,桂花糕怕是都给他吃了。”秦十四道。
  “他哪里是生病,是偷了作坊里的琉璃灯,吓得魂不守舍了。”燕洵淡定道。
  “偷灯?”秦十四有点震惊,他并不知道此事。
  路哥儿却神情一动,他曾听宫里一些宫女、太监私底下说过,说是御书房有一盏琉璃灯,晚上点燃后便光彩夺目,耀眼无比,皇帝对此爱不释手。
  “作坊里新造的琉璃灯,杜芹生自己花银子买下来,账平不了,主动找我说的。”燕洵无奈道,“造琉璃灯的模具早就坏了,如今那盏琉璃灯可是孤品,价值连城。”
  到底是模具自己坏了,还是知道琉璃灯送进宫里,特地打坏的模具,这个燕洵不说,知道的人自然知道。
  “原来如此。”秦十四也想起了御书房的那盏琉璃灯,他倒是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出。
  杜芹生仗着自己的亲姐姐是娴妃娘娘,在京城有小霸王的名号,寻常豪门子弟见了都得退避三舍,就连秦十四见了也有些头疼。这杜芹生没多少学问,绝不是翩翩君子,反而坏毛病不少,还爱耍赖。
  恐怕也就燕洵能轻描淡写的制住杜芹生了。
  秦十四觉得自己颇为庆幸,如今他管着京城商场,便是杜芹生见了他也得客客气气的,倒不是怕他这个皇子,而是怕燕洵。
  再看看脸上有了笑容,话也多起来的阿爹,秦十四便更加庆幸。
  吃着点心,又吃了些茶,燕洵便抬来一台缝纫机,拿了一块布料给路哥儿比划,“穿针引线完成后,一些不那么精细的地方就可以用缝纫机来缝。这样转动这个大轮子,下面要跟着踩……”
  轮子带着带子转动,针也牵引着线哒哒哒扎下去,燕洵手中的布料自然而然的往前跑,留下细密的针脚。
  “这般神奇。”路哥儿一脸惊讶。
  机关精巧不都用在重地,哪能用在缝针上,偏偏就有了缝纫机。
  “你试试。”燕洵见着路哥儿一脸跃跃欲试,便站起来让他上前,仔细道,“小心不要被针扎到,别的都可以随便操作,不要害怕缝纫机会坏,里面都是铁疙瘩,就是来个壮汉折腾也坏不了。”
  路哥儿顿时放宽心,学着燕洵的样子转动轮子。


第189章 
  缝纫机的好用程度超出路哥儿的想象,只是心中再喜欢,也不好开口要一台,路哥儿心知燕洵已经帮了秦十四很多,他心中已是很感激,自然不能再要求什么,他也没有那个脸面要求。
  倒是幼崽们凑到一起小声商量着,有把蛋弟弟推出来,单独到燕洵面前说悄悄话。
  “成,你们去准备吧。”燕洵自然没意见。
  于是幼崽们便呼啦啦跑出去,都是一脸神秘。
  鸿胪寺到底不是久留之地,外面看似道兵不多,其实道兵大都在暗中。
  路哥儿很快就要离开,燕洵亲自把他送出门外。
  大门口,路哥儿回头看了眼鸿胪寺,这里明明是衙门,却被燕洵当成了家似的,里面不但五脏俱全,还有灶房、小作坊,当中更是有一个停车棚,里面停着许多大铁驴、小铁驴。
  这里是衙门,又不像衙门,但凡是进到这里的人,无论是他这个从宫里出来的,还是从小锦衣玉食的秦十四,亦或是这群极有才华的幼崽们,都像是回家一样。
  后宫内院哪有这样的地方,各个主子见了面不都要勾心斗角,一方面防止自己被害,一方面又要寻找机会去害别人。
  路哥儿看着燕洵,又看了眼落后一步的镜枫夜,心中感触颇深。
  “来了来了。”忽然,蛋弟弟哒哒哒跑出来,大声道,“还好没走。”
  “都准备好了?”燕洵见着蛋弟弟一脸轻松,就知道幼崽们的计划肯定是成功了。
  “恩,哥哥们马上来了。”蛋弟弟赶忙让开道,看着后面。
  ‘咕噜噜、咕噜噜。’轮子转动的声音。
  也不知道幼崽们是从什么地方出来,一个个都灰头土脸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四个灵活的铁轮子在水泥地上轻松滚动,上面是一整块打磨光滑的木板,再往上则是一台缝纫机,跟路哥儿看到的那台不一样,这台缝纫机外面贴着金片,闪亮闪亮的。
  战兔幼崽和撼山幼崽跟在后面,抬着一个巨大的木箱,外面刻了漂亮的花纹,还有‘赠路哥儿’等字样。
  在木箱另外一面,则是刻了幼崽们的矮胖形象,宝宝和蛋弟弟在最末尾。
  利爪幼崽和长毛幼崽也抬着木箱,里面是整整齐齐的颜色各式各样的,仔细地卷起来的线,有棉线有蚕丝线也有麻线。
  最后面宝宝自己举着一个对他来说极为庞大的木箱,里面是一匹匹的布料,商场中有的没有的,只有边城作坊里有的,甚至还有幼崽们闲来无事织的一些布料。
  “这里面还藏着木盒,里面是特制的针和简单易换的机关。”蛋弟弟指了指大木箱说。
  “看你喜欢缝纫机,幼崽们就偷偷商量说是要去组装一个好看一点的。”燕洵笑道,“正好撵上了。”
  路哥儿平日里就喜欢缝一些东西,以前日子拮据,手头的银子不舍得花,后来秦十四出宫,不但有了差事手头也有了银钱,路哥儿便经常缝一些东西。
  只是宫里大大小小的主子都觉得他是个裁缝,上不得大雅之堂,即便是跟路哥儿见了面也是眼高于顶,看不上他的。
  他自知自己出身不高,没有学问,从来都是低调做人,也没想过自己会有光明正大缝衣裳的那一天。
  “路哥儿长得又好看,缝的衣裳也好看。”蛇身幼崽甩着尾巴尖说,“我们的回礼是缝纫机,还请路哥儿不要嫌弃。”
  “我哪里好看。”路哥儿有些不好意思。
  他生秦十四的时候年纪不算大,如今虽然比燕洵大不了多少,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年纪。
  人老了,终归是不如年轻时好看。
  “就是好看啊。”蛋弟弟也凑过来说,“缝纫机的备用针都是我摆的呢。”
  幼崽们把木盒都合上,帮着把缝纫机抬上马车,又都凑过来跟路哥儿告别。
  这一别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他这回出宫,又不知道是不是这辈子的最后一次,看着这些真情实意的幼崽们,路哥儿眼圈泛红。
  “往后还会有机会见面的,所以,再见。”燕洵笑道,“十四皇子多陪陪你阿爹,他在宫里不容易。”
  “我省的。”秦十四赶忙道。
  送路哥儿上了马车,秦十四没有骑马,也跟着进了马车。
  这父子俩来鸿胪寺抛开身份地位,倒是跟燕洵和幼崽们亲近许多。
  燕洵在朝堂上的提议已经通过,京城也派出人手去各个地方的衙门普及这项律法。
  而因这条律法受益的第一个人便是黄侍郎。
  黄侍郎浑浑噩噩,坐在稻草上,披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