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幼崽保育堂 >

第229部分

幼崽保育堂-第229部分

小说: 幼崽保育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撼山幼崽赶忙记下。
  燕洵专门开辟了作坊养鸡,里面都是一层一层的铁笼子,母鸡和公鸡分开养,喂的都是专门调配的饲料,养出来的鸡吃得多长得快,母鸡下蛋多,长得肥。
  这些鸡基本都做成红烧罐头储藏,供应边城和海边,极少拿出去卖。
  撼山幼崽最喜欢吃鸡腿,燕洵每次都拿许多鸡腿一起红烧,给幼崽们一人一个,有时候其他幼崽们会把自己的鸡腿让给撼山幼崽,叫他能一顿吃两个鸡腿。
  院试本不需要呈给皇帝定夺,但因为这回涉及到十只幼崽,阅卷官没定名次,直接一道折子呈到御前。
  皇帝这几日行动愈发自如,身上的刀口也都愈合了,除了不能骑马、跑、跳等等,当真跟寻常人无异。他心中震惊燕洵的医术,又庆幸自己得救了。
  曾经濒死,眼瞅着只能等死,却又让燕洵给救了回来,如今身体里虽然还有钢钉,但行动已与常人无异,皇帝心中变化万千,时常跟张瑞念叨几句燕洵。
  如今看到阅卷官送上来的折子,皇帝眉头一挑,笑道:“燕洵倒是个有才的。”
  幼崽们学问好,这回均是名列前十,恰恰把前十名都占了。
  他们学问好,自然是燕洵教得好。
  张瑞笑道:“是皇上慧眼如炬。”
  当初要不是皇帝点头,燕洵也成不了鸿胪寺丞,更是没机会进鸿胪寺见到这些幼崽们。
  这话说的熨帖,皇帝笑了下,朱笔一勾,给幼崽们定了名次。
  等着院试结果出来,许多人家都是半夜便派了家中下人在衙门大门口占了位置等着,好早早看到名次。
  燕洵一大早便带着幼崽们来等着,大门口早就人头攒动,根本挤不进去,不过燕洵也没想着挤进去。
  他们乘坐的马车顶端可以打开,还有专门的木箱可以扣在一起,组成台阶。踩着木箱到车厢上面,再拿出望远镜,不但能看到最里面,还能看到下面的人的表情呢。
  “大人,有了吗?”撼山幼崽站在车厢里,仰着脸看燕洵。
  燕洵站在车厢上面,拿着望远镜仔细的看,“还没呢,你来盯着……”
  “好。”撼山幼崽赶忙爬到车厢上面,把燕洵替换下来。
  等张榜时,燕洵比下面挤挤攘攘的人更早知道,也更早看到。
  望远镜中,远处的名榜十分清晰,前面依旧是留了大大的空白,再往下则是用毛笔勾勒的幼崽们的形象,总共十只,再往下才是一个个名字。
  “中了、中了!”
  “哈哈哈,我竟然中了,还是廪生。”
  “没中……”
  看到名榜的人有的欣喜若狂,有的失落异常。
  考中的就是秀才,有了秀才功名,而廪生还有朝廷发的粮食补贴,更是可以去州府求学,等来年再考中举人就能有机会做官了。
  这是科举考试成功的第一步,往后再不济也是秀才老爷,免役、减税,见官不贵,便是村里的秀才那也能是体体面面的富户,不知道多少乡绅都要捧着。
  这是光宗耀祖,光耀门庭的开始,也让身为白身的读书人踏入了有功名在身的第一步。
  “恭喜你们!”燕洵拿着望远镜,亲眼看到十只幼崽形象,笑眯眯道,“正好明日便开始豆腐节吧,人家有的富户人家考中秀才的,都要发喜钱,设流水席,到时候咱们也送些东西。”
  “好。”光明幼崽答应着。
  小幼崽们虽然都很高兴,但是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开始准备豆腐节了。
  对于幼崽们来说,院试并不算难,倒是现在还没造出来的电磁圈,以及磁电转换要难的多了。
  名榜明晃晃的贴在高出,哪怕是不识字的人也能一眼看到前面十个幼崽形象。
  所有人都知道,幼崽们都没有名字,燕洵也没有给取,要让幼崽们自己取名字。如今大家也就知道小花大夫、小蛋少爷,还有梅西而已,其他的幼崽们都是根据模样分辨的。
  寻常婴孩出生都会有乳名,等到上族谱的时候,便会由长辈给取大名,等到年岁大一些,还会取字。
  保育堂的幼崽们却不一样,这些本应该是长辈帮忙取的名字,全都要他们自己来取,而燕洵作为长辈,则是教导他们知识,让他们明事理。
  原本有许多人置喙,就连周光都单独找过燕洵说话,觉得幼崽们没有正经名字不行,实在不行可以取个小名先喊着,等以后再取大名,当时燕洵没同意。
  如今幼崽们都有了秀才功名,许多人再一想,人家都是秀才了,给自己取名字当然是好的。
  殊不知多少人家哪有秀才老爷给取名字,还不都是自家目不识丁的汉子、哥儿的给取名,叫狗蛋、狗剩、毛蛋、铁棍、水牛的明儿比比皆是,一般都是加上姓就是大名了,哪有那么些讲究。
  趁着晚饭的功夫幼崽们都在,燕洵便问:“如今你们都有秀才功名,书读得也多,可是有想给自己取名的?”
  “大人,我还没想好。”光明幼崽道。
  其他小幼崽们也都跟着点头,他们也都没想到给自己取什么名字。
  这是燕洵给他们的机会,他们总要取一个自己满意的名字才好,要像大人的名字那样好听,还要有意境,实在是难的紧呢。
  最主要的是,这是燕洵给他们的选择,很重要很重要的选择,不但要自己满意,也要让大人满意才好。
  “我。”蛇身幼崽举起尾巴尖晃了晃。
  如今蛇身幼崽也是小秀才了,他个头长大许多,尾巴尖更灵活了,倒是脸蛋还是圆圆的,身上穿着直筒的衣裳,盘着身子坐在一旁,等其他小幼崽们说完这才开口。
  “恩?”燕洵笑眯眯地看过去。
  蛇身幼崽跟其他幼崽都不一样,他模样最特别,许多人头一回看到都会害怕,好在现在许多人都见过蛇身幼崽,再加上几个广场都有蛇身幼崽的形象,许多人潜移默化的也都不害怕了。
  “我想好了。”蛇身幼崽竖起尾巴尖比划,“我小名叫阿烛,大名叫燕烛龙。”
  这个名字并不是从蛇身幼崽读的书里找的,也不是蛇身幼崽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他听过燕洵给讲的故事,从那以后便一直记在心中。
  后来开始读书,又一步一步有了秀才功名,蛇身幼崽发现,他并没有找到更好的名字。
  那个最初的在心底烙下烙印的名字就是最好的了,于是蛇身幼崽便下定决心,在其他幼崽都还没找到名字的时候,率先给自己做了决定。
  说出自己的名字,蛇身幼崽便眼巴巴的看向燕洵。
  他还记得当时燕洵讲故事时的模样,那时候他们还住在鸿胪寺,刚刚盖了水泥楼,幼崽们的小窝还都是原来的,都有点破了,不过没有幼崽嫌弃。
  那时候蛇身幼崽就躺在自己的小窝里,听着燕洵讲。
  屋里的油灯都灭了,到处都黑乎乎的,燕洵的声音很好听,透着一股让幼崽们安心的感觉。
  “有种大妖,称之为烛龙,一睁眼便是白日,闭上眼便是黑夜,呼出一口气就是夏日,吸一口气便是冬日。大妖体长八千里,铺天盖地,乃是一只人面蛇身的巨龙……”
  蛇身幼崽也是人面蛇身,不过他没有那么大,也没有烛龙那么大的本事。
  他还是幼崽,小小的,还有点胖。
  但是蛇身幼崽还记得燕大人说的话,他们这些小幼崽心中都得有努力的目标,不然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出穿住行、吃喝拉撒,为江山、为社稷,为权势、为享乐,这些都可以作为目标。
  那时候蛇身幼崽便在心里想着,他的小目标有很多个,不过大目标一定要定一个很好很好的。
  既然故事里的烛龙那般厉害,那么他也往那个方向靠近好了。
  “阿烛,燕烛龙?”燕洵挑眉。
  “恩。”蛇身幼崽赶忙点头。
  “很好。”燕洵肯定道。
  蛇身幼崽开心的咧开嘴笑,一口的小白牙,眉眼弯弯,脸蛋圆圆。
  燕洵伸手捏了下蛇身幼崽的脸蛋,心里却想着他上辈子曾经听说过的大妖:传闻妖国有一大妖,神通极厉害,能够遮天蔽日,白日里也能造出黑夜,黑夜亦能造出白日,很多人都称之为烛龙,即便不是烛龙也肯定跟烛龙有关系。
  上辈子燕洵并没有见过那只大妖,并不清楚大妖的模样。
  而看着此时一脸兴奋的跑去跟其他小幼崽说悄悄话的蛇身幼崽,燕洵心中想到一个可能,只是他也不能确定,还得让千百年时间去验证一切。
  当初保育堂的幼崽竟然都有了秀才功名,他们还都只是幼崽而已!
  只是学学问满打满算也不过是两年,这样的本事实在是惊人了。且还是十只幼崽,这要是人类,那就是十位天才。
  世家忌惮燕洵的本事,而有些人则是开始打听第一、第二学堂什么时候招手新生,甚至想找找关系把自己孩子塞进去。
  幼崽们学得那么好,他们自己聪慧是一方面,也得有人教导才行,而幼崽们是燕洵手把手教导的,学堂的学生也有机会听燕洵讲课,于是许多人就开始打学堂的主意。
  对于一些小富户、士族人家来说,上层博弈跟他们没关系,倒是把自家孩子送去学堂,若是能学到幼崽们半成本事,那也十分值得了。
  这些人除了打听学堂教书先生,还开始打听学堂的学生了。
  这天一大早田顺去田老太那里请安,便听田老太问起来,“顺哥,你那个学堂什么时候招收学生?现在要是有学生想去,行不行?多交点钱也没关系,只要能进去就行。”
  “祖母,可是有人求你?”田顺面色不顺。
  自从院试结果出来,鸿胪寺的幼崽全部榜上有名,田家就来了亲戚。
  本来田家落魄许多年,那些亲戚倒是混得不错,已经跟这边断了关系,如今听说田顺在学堂念书,竟然又厚着脸皮来联系了。
  见着田老太不说话,田顺便道:“这几日豆腐节我们学堂都有节目要表演,我晚上可能会晚回来点,祖母就不用等我用饭了。”
  “成。”田老太赶忙答应着。
  “府上的亲戚住了这么些日子也够了,回头请他们去商场逛逛,吃顿饭就行了。”田顺道。
  田家现在早已跟以前不一样了,若是亲戚再不走,少不得要让田非领着他们去商场见见秦六,看他们还有没有脸。
  田顺板着脸出了府,赶忙上了马车去学堂。
  今年豆腐节还是在鸿胪寺门前开展,这段水泥路拓宽过,如今早早拦截,一直通到商场大门口,两边全部暂时扎了木棚,好叫天南地北的商户们来租赁。
  鸿胪寺门前搭了高高的水泥台,原本水泥造的幼崽们的矮胖形象重新修补过,连带着鸿胪寺水泥楼也仔细规整,一切都是焕然一新。
  去年在豆腐节尝到甜头的商户,今年一得到消息便早早的来了,选了位置最好的临时木棚租赁,特别舍得银钱。而更多慕名而来的商户则是源源不断的往京城汇聚。
  城门口,进城的人排成了长长的队伍。
  木哥儿手搭凉棚看了看着急道:“爹、娘,咱们还能撵上吗?”
  “应当能吧。”木老头看了看前面排的长龙,有些迟疑道。
  木老太垫着脚看了看前面,喃喃道:“铁牛给咱们捎了信,这一来一回就得将近一个月,兴许是真的有些晚了。”
  “我就说咱们路上快点。”木哥儿小声道。
  他们家和铁牛是一个村的,前些日子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