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幼崽保育堂 >

第222部分

幼崽保育堂-第222部分

小说: 幼崽保育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在北齐的教导下,宝宝的学问没有落下,但燕洵不想让他只跟北齐腻在一起,该接触外面人的也得多接触,尤其是认识学堂的孩子们,这对宝宝的将来大有益处。
  宝宝耷拉着小脑袋,跟着燕洵去吃饭。
  饭桌上,宝宝自个儿夹了点荷包蛋,闷闷不乐的啃。
  幼崽们看到这一幕都有点不忍心,偷偷摸摸的看看燕洵,再看看镜枫夜。
  镜枫夜冲着幼崽们微微摇头,他虽然也很心疼宝宝,但是也不想让他为所欲为,天天跟北齐待在一起,只知道查案。
  “行了,不要都愁眉苦脸的,小蛋可以请你师傅来学堂。”燕洵看着火候差不多了,这才说,“叫你师傅去学堂讲讲浅显的功夫,以及强身健体的简单功法。”
  “哦!”宝宝表情顿时亮了。
  飞快的吃完荷包蛋,宝宝立刻抱着碗把粥都喝了,赶忙去找北齐。
  保育堂第二学堂早早开了门,几个年纪不大的学生拿着笤帚出来打扫。
  在学堂里,不分贫富贵贱,下人也可以念书,而整个学堂都是划片的,一个班的学生负责打扫一个地方。
  田顺的班负责打扫学堂大门口,他拿着笤帚出来,其他学生赶忙道:“田顺你歇着吧,这些活我们来就行。”
  “等我伤好了,我多干点活。”田顺道。
  “成,咱们可说好了。”
  “田顺,你回去歇息呗?”
  田顺依旧站在大门口,闻言嘿嘿笑道:“我估摸着燕大人快来了,出来等等。”
  “嘿,就知道你小子不是出来干活的。”
  果真,一大早学生们还没扫完大门口,燕洵和幼崽们就坐着马车来了。
  保育堂第二学堂门口极宽,当中有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保育堂第二学堂’,而在最边上还有竖着的木牌,白底黑字,写着‘衙门合作学堂’等字样。
  马车在门口停下,燕洵下了马车,一眼看到不远处的田顺,便冲着他笑道:“怎么这么早出来?”
  “燕大人。”田顺整个人都僵硬了,他知道自己的命是燕大人和小花大夫救的,早早在这里等着就是想道谢,可亲眼看到燕大人以后,他说不出话来了。
  那时候他肚子疼地厉害,根本没睁眼看燕大人,如今这么近的距离一看,田顺只觉得眼前这人太好看太好看了,他竟是找不出辞藻来形容。
  “燕大人。”其他学生倒是反应过来,赶忙停下手中的活计,冲着燕洵拱手。
  “忙你们的。”燕洵笑道,“我和幼崽们先进去,回头还是大课堂讲课。”
  “知道了,燕大人。”学生们齐声回答。
  等燕洵领着幼崽们进去了,这些学生才放松下来,一边扫地一边兴奋的窃窃私语。
  “燕大人长得真好看,这就是先生讲的面如春晓、色如桃花、眉如远山、声如珠玉了吧?”
  “先生说过不可妄议,你可别瞎说。”
  “那你说燕大人好看不好看?”
  “当然好看!”
  田顺也凑过去道:“不知道燕大人今天会将什么,我们又能学到什么样的学问。”
  “当然是圣贤书,圣贤言。”
  学堂里,到处都干干净净,一栋栋水泥楼里面早已有学生早起念书,里面传出郎朗读书声,燕洵一路上都笑眯眯的。
  这个学堂花费了他不少心血,此时招收来这么多学生,等将来这些学生就都是栋梁之才,只是这般想燕洵就觉得满心欢喜。
  “大人。”沈书郎带头迎出来。
  燕洵笑道:“沈先生。”
  沈书郎后面还有廖哥儿、徐良美等读书人,燕洵都一一喊了名字,这才跟大家一同进屋。
  这些人学问不说顶尖,做人却都是极好的,建学堂的时候燕洵就跟他们说好了,请他们来教书。
  在燕洵看来,教书都有详细章程,只要会识字,肯下苦功夫就能教好学生,不必要非得大儒、名士,但教书先生的人品好坏他最为重视,只有先做好人,他才会请来学堂教书。


第148章 
  “大人给的教学章程极好,我按照章程教学生,浅显易懂,极容易。”徐良美高兴地说着,还拿了抄写的教学章程给燕洵看。
  根据教学章程,除去学生们每个月歇息的八天,还有根据衙门假期顺便给学生们放的假期,剩下的日子又平均分出一些课时,再根据这些课时编纂教学章程。
  要是让燕洵自己想可能想不到这么全面,不过他上辈子是上过义序教育学校的,那些学问、课程,即便是到了现在也记得清清楚楚,这样编写教学章程就简单的多。
  不过后世跟现在到底不一样,燕洵并没有只听好话,等徐良美说完便笑着问,“可有什么难处?”
  徐良美一愣,闭上嘴不说话了。
  这话不应该他来说。
  他家原本穷的厉害,家中靠何嫂子卖豆腐赚点银钱,他则要天天念书,后来因为伤寒冲剂跟燕洵认识,又得了引荐,日子这才好了起来。
  如今何嫂子在河那边的作坊里做工,她用缝纫机用地极好,每日缝衣裳轻轻松松,作坊还一日管一顿饭,逢年过节更是有福利发放,更别说还有工钱,每个月一发,从未拖欠过。
  而他则是进了学堂当教书先生,一日管三餐,学堂里还有专门分配的水泥楼,只需要教极少的银钱就能租住,若是他教书交够五年,再补贴一些银钱,水泥楼就是他的了,若是交够十年,水泥楼不需要交钱就是他的。
  燕洵还走了京城府尹吴红松的路子,到时候水泥楼一样办房契。
  就连丹哥也得了入学的机会,和其他年纪小的孩子一个班,读书识字,根本不需要徐良美操心。
  在学堂教书一点都不累,平日里徐良美就有大把大把的空闲自己念书,更别说每七日中就有两日可以歇息,比起以前来,可以念书的日子实在是太多了。
  他心中感激燕洵给的机会,只觉得学堂样样都好,让他说出不好的,他实在是说不出口,感觉自己辜负了燕洵的期望。
  其他教书先生也都是如此想着,他们出身微末,原本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此时成了教书先生,这个机会得之不易,每个人都心中感激燕洵,更不可能说什么了。
  见着这些人都不说话,燕洵便看向廖哥儿。
  “那我来说吧。”廖哥儿清了清嗓子道,“别的问题倒是没有,主要是教学章程中有作业,我每堂课布置下去,完成作业的学生寥寥无几,且还有抄作业的。”
  “哦。”燕洵若有所思,“还有呢?”
  “有些学生出身富贵,总有些人家想来指点我们应当如何教,教什么。”廖哥儿低声道。
  现在学堂里的学生一部分家贫,他们倒是勤奋好学,空闲的时候也会去商场做工赚点银钱补贴家用,但也有一些因为周瑞挚来学堂跟着来的大户人家中的孩子。
  即便是这些庶出的孩子,背后站着的家族也是庞然大物,不是廖哥儿等人能轻易反驳的。
  且大户人家的孩子更容易作弊,把作业带回去让身边识字的小厮,亦或是干脆出钱请人帮忙写作业。
  这种事在国子监就屡见不鲜,如今到了学堂,孩子们年岁小了,法子却都差不多。
  “这个倒是不难,改天我出试卷,组织一场考试,到时候结果会贴在学堂大门口,供所有人观看。”燕洵笑道,“到时候不完成作业的,甚至是不认真听讲的,掌握的本事如何不就一目了然了?”
  只是考试还不成,燕洵还有后续动作,不过现在不会说出来,以免那些聪慧的孩子早做准备。
  廖哥儿想了想,一拍手,“这样就能知道学生们的真实水平了,燕大人高明。”
  “雕虫小技罢了。”燕洵笑眯眯道。
  跟这些教书先生说了会儿话,燕洵便带着教材去了水泥楼中最大的屋子,里面有阶梯状的一排排的座椅,当中的讲台最矮。乍一看上去可能是教书先生地位低了,学生们地位高了,但是更容易让学生们看清黑板,学到学问。
  廖哥儿和徐良美等人也早早准备好本子进来,坐在最后面。
  学生们都一脸兴奋的来了,田顺也在其中,他们班运气好,分到的位置不错,正在最前方。
  燕洵拿着教材进来,原本嗡嗡嗡说话的学生们立即安静下来,都静静地看着讲台。
  “废话不多说,我今天给你们讲讲边城的事儿。”燕洵笑眯眯道,“大家肯定都没去过边城,只是听人说过,边城田地荒芜,寸草不生,外城墙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妖怪,道兵们朝不保夕……”
  简单地说完京城,甚至是大秦所有百姓对边城的印象,燕洵话锋一转。
  “我是去过边城的,那里并没有寸草不生……”
  边城原本就有一些野草生长,是很多人都要吃的野菜。
  妖怪入侵并不可怕,因为边城的道兵会帮忙把妖怪挡回去。
  现在整个大秦的安稳都是因为这些道兵的浴血奋战,他们守着边城,面对妖国的虎视眈眈,从不退让。
  现在边城的田地都种满棉花和桑树,巨大的作坊拔地而起,更有高耸入云的观妖塔。边城军户住上了水泥楼,吃上了包饭,甚至吃到了从未见过的水果。
  道兵们不再饿着肚子上战场,面对妖怪变得游刃有余。
  妖怪固然凶残,但大秦道兵也没有那么弱,他们是强悍的,是无敌的,是让人敬佩的。
  燕洵拿着毛笔,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感恩’。
  “父母养育我们,我们要感恩,道兵保护我们,我们也要感恩。”燕洵大声道,“不要再去害怕妖怪,我们被道兵们保护着,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打败妖国,而不是单纯的憎恨妖怪。”
  他胆子很大的说出这句话,许多学生都心中热血澎湃,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只有外面旁听的读书人隐约察觉到什么,他们见燕洵说的不是有趣的学问,便三三两两结伴悄悄走了。
  镜枫夜站在燕洵身后,微微皱紧眉头,他也是头一回听燕洵这么说。
  皇权君恩下,任何人都不能越过皇权。
  这么多年道兵的牺牲,边城的惨状,寻常百姓不知道,但皇帝却未必不知,可没有人帮边城说话,即便是大将军也只是自己想办法养着手底下的兵。
  百姓不需要知道道兵的牺牲,他们只需要感恩皇帝就行了。
  燕洵在迎着风浪逆流而上,没人敢说这样的话,他说出来了,还是对一群懵懂的孩子们说,这句话变成种子种到孩子们心中,以后生根发芽,孩子们的想法就会改变。
  “时代在变化,你们可能听不懂我说的话,但等以后你们年纪大了,再仔细回想就会明白的。”燕洵笑道。
  当时的田顺是真的没听懂,他觉得燕洵说的话云里雾里的,但他都牢牢记住了。
  等以后的以后,田顺都老了的时候,面对自己的子孙,他猛然想起当年在学堂听到的话,心中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时候燕洵说的每句话,每个字都是没有半点错的。
  燕洵见着孩子们都开始昏昏欲睡,忽然道:“边城我讲完了,这回我还从边城带来一种很好用的东西。”
  “是什么?”有学生立刻来了精神,小声道。
  燕洵故作神秘道:“你们有多少人想上解剖课的举手,上解剖课的学生就有机会拿到我带来的好东西。”
  什么东西?竟然很好用?
  许多学生出身大家族,除了身上穿着的学子服,家中也有衣裳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