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914部分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914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苏联人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
  苏联人并不傻,从美国援助舰艇的种类,以及对德意两国战后残存舰艇的分配来看,美国人是坚决不会将这两艘大型舰艇,特别是那艘航空母舰交给苏联人的。宁愿直接将他们炸掉,也不会留给苏联人的。所以这两艘舰艇的到手,至少满足了苏联人对大型舰艇的欲望。
  得到这两艘他们梦寐以求的舰艇和大量日本海军大型舰艇的设计图纸之后,大喜过望的苏联人对于这件被后来史学家称之为二战历史上最大一起抢劫行动,也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抢劫行动,也就没有固执的再要求追究下去了。
  也正是因为对这一点形势有着胸有成竹的把握,杨震才做出了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举动,从自己的盟友那里半骗半抢的为抗联搞回来一支相对强大的海军。至少未来新中国的海军司令出海,不用在搞出去老百姓那里租渔船,这种被人耻笑了几十年的举动。
  再加上抗联答应,将在今后五年之内,以粮食等农产品作为交换,为这些舰艇支付一定的费用。以及将部分从苏联搞来的驱逐舰返还给苏联人。拿到了这些曾诺之后,苏联人虽然依旧没有太松口,但是态度却是软了许多。
  最终随着两艘军舰被移交给苏联人,苏联方面释放了所有被扣押的留学生,并同意他们继续学业为标志。这件被后来的史书称之为整个二战史上最大的骗局的行动,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了。
  毕竟杨震打劫的这些舰艇都是参加过二战的旧货,很多身上还有损伤没有修好。相对于这些自己能够设计、建造的舰艇来说,抗联转交的那艘苏联海军梦寐以求的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对于苏联人来说更加重要。
  要是把杨震逼急眼了,再加上美国人的不断勾引,来一个破釜沉舟,苏联人真的就什么都得不到了。从这个家伙在战争中连偷别人海军舰队的事情都能干出来的疯狂举动来看,他是绝对能做出这种事情来的。
  而苏联领导人更加清楚,在西部重工业基地已经打成一片废墟,国家急需恢复被战争几乎摧毁的国民经济,大片被战火摧毁的城市需要重建的情况之下现在苏联不可能有能力再负担一场战争。
  尤其还有美国人站在一边有意无意搅合的情况之下,苏联更没有那个实力去打一场鱼死网破的战争。从抗联拐带苏联军舰逃跑后,美国人表现出来的举动,让苏联人感觉到美国人在这场阴谋之中没有插上一手才真正的有鬼。
  实际杨震那有那个本事去鼓动美国人协助自己?在这场事件之中,美国人其实也是稀里糊涂的被动配合。甚至很多美国人的海军基地,在为抗联舰艇加油的时候,都不知道这是那来的海军。只不过美国人之所以协助抗联此次行动,是因为他们对于一切削弱苏联战后力量的行动,都乐观其成而已。
  杨震所利用的只不过是在战争末期苏美两国因为东欧关系出现的裂痕,以及美国人对苏联人借助战争的发展,大势扩张自己势力的忧心忡忡的现状。尤其是对于苏军在战争末期,发展出来的庞大装甲实力毛骨悚然的感觉而已。
  如果没有先知先明,对国际形势准确的判断与利用,以及对苏美英三国此时的裂痕和在东欧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了如指掌,杨震未必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如果没有美国人暗中的协助,这些舰艇也不可能从万里之外的波罗的海开回旅顺港。
  最起码,连张必要海图都没有,只有一张世界地图可以利用。甚至连最基本的远航经验都没有的抗联这帮菜鸟们,恐怕连波罗的海都出不去。更别说一路上没有一处海军基地,甚至连正规政府都不是的抗联,压根就没有地方为这些远航万里的舰艇补充给养和油料,还有至关重要的淡水。
  抗联在战争之中的表现,已经向全世界证明了他们的战斗力。再加上认为美国人注定会插手,苏联人摆出的姿态也就只能是吓唬而已。再三盘算之后,苏联人最终还是默许了这场被动的交换。


第968章 余波之百年海军
  对于苏联人来说,尽管葛城号航空母舰的甲板和升降机被美军飞机炸毁,已经丧失了直接使用能力。但是对于苏联人来说这并不要紧,甲板和升降机并不是不可以修复的。日本人之所以没有修复,是因为他们在已经没有了可供航母使用舰载机的情况之下,不想浪费已经枯竭的资源。
  这艘航母让苏联人有了真正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更何况还有威力巨大,在大和级战列舰服役之前,曾经是日本海军威力最大战列舰,以及日本海军象征的长门号战列舰。所以,最终苏联人甚至多少还感觉到自己还是有些占了便宜。
  除了这两艘苏联人盼望已久的大型舰艇之外,作为补偿杨震还无偿的转交给了从横滨海军造船厂和佐世保海军造船厂搞到的被美国人评价为日本海军在二战之中最优秀的航空母舰之一的翔鹤级航空母舰的图纸。
  此外还有最上级重巡洋舰、球磨级轻巡洋舰以及三种日本海军驱逐舰的图纸。当然还有抗联在日本驻军搞到的日本海军最新式,作为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烈风式战斗机的图纸,以及仅有的一架原型机。
  至于同样在二战日本海军重装航母经典之作,性能甚至还在美国二战主力航母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之上的大凤号航母的图纸,以及铃谷级重巡洋舰、阿贺野级轻巡洋舰、炎阳级驱逐舰,这四款分别是日本海军各种舰种中最优秀舰艇的图纸,以及各种潜艇的资料,他是无论如何不会交给苏联人的。
  对于并不傻相反还是很精明,对日本海军各型舰艇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知道一个大概的苏联人张嘴索要,他就一推六二五,将责任全部推倒了美国人身上。无论苏联人怎么追问,就说这些舰艇的图纸,早在战争之中被美国人的轰炸机给摧毁了。
  杨震死活不吐口,再加上已经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优秀舰艇的设计图纸和所有技术指标,苏联人也没有在追问下去。能在短时间之内将这些图纸消化掉,已经足够严重缺乏大型舰艇设计、建造经验的苏联人受益匪浅了。
  不能不说作为岛国,多年来一直全力发展海军的日本在近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之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舰艇设计师。日本海军舰艇质量,实际上除了一些电子设备和防空武器之外,其余的东西并不比美国人的差。甚至有些方面,如舰艇主炮的火力威力和研制水平之上还在美国人之上。
  不过对于建造在导弹问世之后,已经为各国海军所淘汰,但建造时候却耗费巨大战列舰的图纸,杨震却是毫不吝啬。将美国人寻找,却被自己抢先下手得到大和级战列舰和长门级战列舰的图纸,一口气都给了苏联人。
  尤其是仅仅建造了两艘半,就几乎消耗了日本一半国力的大和级战列舰,杨震不仅将舰艇的图纸,甚至就连舰上火炮的图纸也都交给了苏联人。从建造大和级的吴海军造船厂搞到的两台大和级战列舰备用的动力系统,除了留下一台自己研究之外,连同三根备用炮管一起也一并转交给了苏联人。
  杨震这种变相消耗苏联国力的举动,当时却是很是迷惑了一些苏联高层。尽管苏联眼下本身的造船工业能力,还暂时无法承担这种大型巨舰的建造,但对于苏联人来说,得到这种世界上最强大战列舰的图纸和技术,无疑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
  而且杨震将长门号战列舰、葛城号航空母舰除了要堵住苏联人的嘴巴,不希望彻底闹翻之外,还有一个说不出来的理由。在对日战争结束后,内战爆发就在眼前的中国,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养活不起这两艘油老虎一样的大型舰艇。
  这两艘军舰出海一次,消耗的油料足够维持一个装甲师在一场大规模会战之中所有消耗的油料了。更何况,缺乏大型舰艇使用经验的人员,也凑不出人来运用这两艘军舰。能将这两艘军舰还有凤翔号航母从日本开回旅顺,还是依靠从陆地上抓获的原来日本海军舰员。
  而为了将这三艘军舰开回来,虽说消耗掉了日本海军最后一点存油,但也勉强只凑够了单程油料。剩下的舰艇,加的油只能够勉强从日本返回旅顺。二是葛城号所受的伤虽说不重,但是却不是手中只有葫芦岛、旅顺日军留下已经破烂不堪,只能维修中小型舰艇船厂的抗联能够维修得了的。
  而且按照自己所熟知的世界海军发展潮流来看,等到中国人有能力自己建造、维修,并有那个经济实力来维持这些大型舰艇的时候,战列舰这款曾经称霸海洋的舰种也已经过时了。
  与其弄这两艘即使用不起,也修不了,但是又废弃可惜的祖宗在这里,还不如交给苏联人用他堵住苏联人的嘴巴。所以在手中的舰艇之中,杨震更看中的是日本海军仅存的舰艇之中的那两艘重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二十多艘驱逐舰、以及大量的海防舰和其他轻型舰艇。
  这些舰艇,才是最适合缺乏经验的中国未来海军使用的。而且这些性能并不次于美国一直使用到六十年代的那些二战舰艇的军舰,在安装上雷达和声呐等电子设备之后,完全可以满足中国海军在未来二十年之中的需要。当然,那些自杀攻击使用的什么回天、震旦等一系列自杀快艇,他是死活不会要的。
  在杨震眼中,抗联目前最应该做的不是手中有多少多少可以立即投入实战的军舰,也不是可以组成多少舰队。最需要做的是应该为海军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在日本人,甚至当年东北军那位少帅留下的基础上,建设自己的造船工业。
  在这些舰艇抵达旅顺之后,杨震除了将两艘重巡洋舰弄上旅顺日本海军修船厂的船坞进行大修之外,还封存了其中相当一部分舰艇。除了一艘苏制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和十一艘驱逐舰,以及十六艘护卫舰、二十余艘海防舰投入使用之外,其余的海防舰以上的舰艇都被他给封存了。
  十余艘潜艇,也只留下状态最好的三艘进行日常训练,五艘进行外海巡逻。不过那些在即将全面展开内战之中,可以为从东北向其他战场运输物资、弹药和装备护航的小型炮舰、护卫艇、炮艇则基本上没有进行封存。所有的鱼雷艇,也全部投入到使用之中。
  但杨震却投入巨资,依靠从日本绑架来的海军军官、海军大学的教官、海军工程师,参加过援苏海军的高级干部以及日本几大船厂的造船工程师,在营口、锦州以及唐山分别成立了海军工程技术学院、海军指挥学院,以及海军航空兵学校、海军军政干部学校等一系列海军院校。
  对抽调到海军工作的大批陆军干部进行培训,以及培养出自己的海军工程和基础指挥人才。并对于那些在苏联只学会了军舰驾驶、火力支援、登陆训练、扫雷,以及最基本的编队指挥,但却从来没有进行过正规海战的干部,重新进行系统性的培训。
  并在原有东北抗日联军,现在的解放军理工学院内,在先头三批归国的学习造船、动力设计的留苏学生,以及从日本请来的部分工程师的基础上,新建立了船舶工业系以及舰艇研制中心。
  同时在旅顺和葫芦岛,原日本海军两个修船厂的基础上,投入巨资进行改建。加上从日本和朝鲜抢来的造船设备,依靠从日本打劫来的造船工人和工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