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781部分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781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那些年轻人,就连那些曾经见过当年拥兵几十万,占据整个东北的少帅来拜访也只是带一个随从副官,所有的警卫都留在门外,身上也从不带武器景象。老成持重一些的袁家老人对杨震和郭邴勋的身份,也同样感觉到好奇。
  其实倒也不怪袁府的这些下人不认识杨震,而是杨震一贯低调的作风所致。杨震从来不允许在公开场合悬挂自己的画像。地方的各种所谓的庆祝会需要军区出面的时候,一般都是李延平或是高禹民出席,杨震是从来都不出席这种会议的。
  在新任的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上任后,按照中央尽量将其工作向地方倾斜的要求,这种与地方联席会议几乎成了他的专职工作。杨震这个军区第一书记,军区司令员更是连面都不看不到。对于民间对自己的宣传活动,杨震更是严厉的禁止。
  虽然说有些事情不是想掩盖就能掩盖住的,但普通的老百姓对于这位抗联总司令只是久闻大名却不见其人。袁府的这些下人,不知道面前这位年轻的有些吓人的年轻人真正身份,倒也不足为奇了。
  而且杨震两个人的军装上,还没有换上军衔标志。还是与一般的部队一样的红色领章,军装的款式和用料也与一般干部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再加上两人的年龄明显太过于年轻,除了身后的警卫员之外,丝毫看不出来与抗联普通的军官有什么区别。
  再加上袁父以及袁芷若,对杨震和郭邴勋的身份进行了严格的保密。袁府上下根本就不知道,今天拜访的客人是谁。老爷子如今如此破例,袁府上下不好奇才怪了。只是袁老爷子虽然平日待人宽厚,但家规甚言。袁府的下人就算好奇,但也不敢随便的讨论。
  当袁府的一众下人利用好奇的眼光在打量杨震与郭邴勋两个人的时候,杨震和郭邴勋也在暗中不禁的为袁芷若家之豪华而暗暗的咂舌。尤其是在后世见过那些所谓富人住所的杨震,心中更是惊讶。
  不说别的,就这么大的一座花园洋房,让后世那些别墅都弱爆了。这么一大块地方和袁家在哈尔滨市区的位置,要是搁在后世,不说上面精美欧洲风格的建筑,但就这块地皮恐怕就要过亿了。
  在后世就算亿万富豪不少,但是可没有多少人能有这般底气,修建这么一座大房子,至少在中国自己是没有看到。仅仅从这座规模宏大的院子看,恐怕这位袁老先生的家底,远比社会部查出来的要雄厚的多。
  后世对于这些老生意人多少有些了解的杨震知道,对于一位近似乎白手起家的生意人来说,没有相当雄厚的底子是不会轻易的盖这么大一座花园洋房的。只是这件事情,杨震却并不打算做任何形式的去清查。除了汉奸资本之外,对于这种民族资本家,还是要保护的。
  当杨震与郭邴勋进入客厅的时候,才发现客厅之内早已经准备好了一桌子丰盛的宴席。面对主人的好客,杨震与郭邴勋也就没有拒绝。只是杨震对于酒这东西并无偏爱,除了特殊的场合,基本上是浅尝即止。
  虽说杨震对于酒只是浅尝即止,但其彬彬有礼,从不摆出一副少年得志、居功自傲的态度,恰当的言谈举止却是让袁父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深。而一边的郭邴勋虽然言辞不多,但广阔的见识和表现出来的举重若轻的大将风度,也让袁父大为赞赏。
  看着面前这两个虽大权在握,但却始终表现的极为礼貌的年轻人,袁父在心中暗赞不已的同时,也为自己女儿有如此的眼光而高兴。曾经在商海中打拼多年,凭借一己之力挣下偌大一份家业的袁父是什么人?用老奸巨猾来形容不足为过。
  女儿上次回来。虽然因为失去联络已经几年,本以为这个自己最心疼的小女儿恐怕已经不在人世,却没有想到失而复得而陷入了极大的惊喜之中。但袁芷若的一举一动,却仍旧没有瞒过袁父的眼光。
  袁芷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其言谈之中仍旧不经意的透露出自己有了意中人。从女儿身上的抗联军装以及女儿描述这几年的生活之中,老人一下子就准确的判断出女儿的意中人恐怕也是抗联的高级将领。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女儿的意中人居然会是被日本人称之为满洲治安最大隐患,整个满洲最大匪首的抗联总司令。
  当然以袁芷若父亲的为人,自然不会去直接询问女儿意中人的情况。最后还是通过与袁芷若一向关系最为要好的二嫂的巧妙问话,才试探出袁芷若的意中人在抗联中的地位绝对不低。
  袁芷若对于保密守则还是相当遵守的,即便是在自己家人面前也没有透露出自己目前从事的究竟是什么工作,是在为抗联那个高级工作。任她那个极为聪慧的二嫂怎么问,也不过只知道她的意中人也是抗联中的一名指挥员。至于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
  直到今天,从关内返回后受杨震所派先行回家安排会面的袁芷若,少见的表现出坐卧不安的情绪,甚至几次跑到门外观望。袁父才知道,自己女儿的意中人居然是那位今天要来拜访自己的抗联最高指挥员。


第806章 兴奋的袁父
  原本以为如果建功立业,短短的几年之内就从强大的日军手中收复了几乎整个原黑龙江省地区的人,恐怕年纪已经不小,应该早已经有了婚配。还有些心有不甘的袁父,还在担心女儿是单相思。在袁父的观念之中,能打出如此漂亮仗的人,应该是一员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将。
  直到见到杨震本人后,才发现事实与自己想象的居然截然相反。在了解到杨震不见如此的年轻,别说妻子目前就连未婚妻也没有一个后,心中的那点不甘早已经烟消云散。剩下就是两个字“满意”。如果要再加上两个字,那就是“非常的满意”。
  虽然是原东北地区有数的几位巨富之一,但却从来没有做过仗势欺人事情的袁父,固然没有什么依仗未来女婿的势力,恢复袁家在九一八之前地位的想法。但面对着女儿的意中人如此的出色,饶是一贯老成持重的他此刻心中有些暗中欢喜也就不难以理解了。
  自九一八事变哈尔滨沦陷后,家人远隔千里却无法再相会。家中产业被日本人明抢的明抢,暗夺的暗夺,几乎已经所剩无几。唯一留在身边的儿子,又死于日本人之手。最心爱的小女儿也因为日本人的逼迫,而逃离家中,可谓是连招打击。
  袁老爷子与日本人不仅仅国仇,更有家恨。身上背满国仇家恨,却面对日本人无能为力而心情一直郁闷的袁父,今天总算是难得的开怀一回。再加上小女儿又给自己找了这么一个意中人,老人更是高兴加上兴奋。
  虽然在酒宴上,杨震与郭邴勋都是浅尝即止。但老爷子却是兴奋的一杯接着一杯的干着,话题几乎收都收不住。说到去年抗联进入哈尔滨时候的表现,老爷子竖起大拇指,语气中包含着敬意道:“过去日本人和满洲国办的那些报纸整天宣传你们是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的红胡子。”
  “虽说满洲国那些为日本人效力的报纸上说的话,可信度并不高。但老百姓,甚至我这个老人对你们都不是很了解。直到你们打进了哈尔滨,我们才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到你们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先前老帅的奉军、后来到少帅时候改称的东北军,早些年老毛子的俄军,还有现在鬼子的关东军和满洲国军。这哈尔滨来来往往,大大小小的军队多了,我是也见多了。但像你们抗联这样纪律严格的军队,我还是首次见到。”
  “那么多的部队进入哈尔滨,没有被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晃花了眼睛。尽管连续作战极度疲劳,却没有打搅任何的老百姓。”
  “我自幼便生活在东北,这北满的初秋温度我知道。那么多的部队进城后,居然没有一个进入民宅的。就在马路牙子上打开背包就地休息。就在我们家的门口马路两边睡满了部队,但是却没有人进来哪怕是要碗水喝。”
  “我家下人出去买菜,不小心踩到了你们一个连长。当时那个下人脸都吓白了,以为和过去一样,至少这一顿大耳光子是逃不掉了。弄不好,还要被敲上一笔钱。却没有想到,你们的那个连长起身后,非但没有发火,反倒是不住的道歉,说是打搅了我们对不起。”
  “他的团长和政委过来后,还亲自上门给我赔礼道歉。说是为部队休息时候堵住了我们家的门,给我们家人出行带来了麻烦和不便,感觉到歉意。我看着在我们家门外休息的部队,很多身上还带着伤,那个连长脑袋上还有一圈绷带,便要他们进来休息。”
  “我和他们说,至少也要将伤员安置一下。那些人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流血负伤,我们不能让他们就在外边挨饿受冻。我这个人,这么多年下来虽然有些麻木,但是这一点的觉悟还是有的。却没有想到,被你们的那个团长和政委给婉拒了。”
  “说你们有严格的纪律,不允许拿老百姓一针一线。无论出现什么事情,就算天上下刀子,也不允许进入老百姓家。纪律就是纪律,他们必须要严格执行。现在战斗还在打,等战斗结束了,伤员他们会想办法安置的。”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你们刚一进城的时候。自去年哈尔滨光复,到现在已经有了一段时间。这街上除了巡逻的宪兵之外,很少看到你们的部队有在街上闲逛的。即便是有,也是三人成排,五人成行,说话待人彬彬有礼。购物也从不强买强卖,都是按价付账。”
  “在街上行驶的军车,也严格遵守交通规定,从来没有违反过交通规则。更是看不到喝的醉醺醺的士兵,在大街上横冲直撞。这几个月来,整个哈尔滨即便是对你们最带偏见的人,提到你们抗联部队,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哈尔滨光复几个月了,驻进了数万大军。但全哈尔滨的市民却从来没有感觉到任何的不便。物价也没有大起大落,煤炭和粮食的供应依旧充足。当然骂娘的人,肯定也有。双城那边的战事一停,你们就查抄了哈尔滨几乎所有的妓院,肯定是有些人会感到不愉快之外。”
  老人开了句玩笑后,举起酒杯看着杨震和郭邴勋二人道:“我人老了,但是眼睛还在,还没有瞎。这样的部队,不能打胜仗,还有什么部队能打胜仗?什么叫做仁义之师,这就是仁义之师。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我现在是真的看到了。”
  “老朽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样的军队,见到二位如此年轻,便治军如此严谨的年轻有为将领,真是三生有幸啊。我今天说这番话,并不是你们将我被日伪霸占的火磨厂和棉纺厂归还我才这么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这些年与关内音讯不通,从伪满的报纸上,看到的都是让国民政府丧师失地的沮丧的消息。只有从你们身上,看到了我中华复兴希望。别的不说,就冲你们这一点,我彻底的服气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我从未再沾过一滴酒。但今天,我要不醉不归。”
  说到这里,老人举起杯子一大杯酒灌下去。老人话题一开,就有些收不住了。而今天明显相当兴奋的老爷子手中的酒杯更是几乎就没有落下过。即便是杨震和郭邴勋劝说,也没有能让老爷子放下酒杯。
  看着老父亲一口口的灌着自己酒,坐在老爷子边上,担心这么饮酒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