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1294部分

抗日之我为战神-第1294部分

小说: 抗日之我为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城内连同守备部队残余兵力和所有老弱妇孺在内的四千多日本人,实行万人总玉碎。
  当然,这个万人明显是夸大了数字。通辽这个不大的县城,位置再怎么重要,与北满的佳木斯、齐齐哈尔、孙吴以及哈尔滨是比不上的。城内的日本平民不是没有,但是数量没有那么的多。
  加上在孔家窝堡一线已经光荣殉国的那几百,也不过不到三千人。一万人,只不过是川并密喊出来的口号。就像几年之后,几乎已经快被炸平的日本人,喊出的那句一亿总玉碎一样,水分掺杂的相当厉害。
  下达完一系列准备破釜沉舟,全体玉碎的命令,川并密将指挥权全权交给师团高级作战参谋,也是除了他之外整个通辽城内日军军衔最高的龟梨春马中佐。吩咐他只要敌军没有打到师团部,就不要打搅自己之后。返回自己的办公室之内,将门死死的关上。
  对于他来说,清楚的知道现在的顽抗只能说是垂死挣扎而已。他清楚就算第五师团现在立即出动,但是恐怕也无法挽回十四师团的命运。关东军那些饭桶,之前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对于通辽战场来说,除非神兵天降,否则现在的任何救援行动都已经晚了。
  坐在自己办公室那张宽大的,从本土带来的椅子上,听着窗外不远处传来的密集枪炮声,川并密没有假手勤务兵,仔细的擦拭着手中的那支勃朗宁配枪。在擦拭完毕之后,又一颗颗的上好同样仔细擦拭过的子弹。
  这支手枪对于川并密来说,很有意义。不仅让他拥有了一支比日军制式南部十四式手枪性能好的多手枪,替换下了自己在担任联队长时佩戴的南部手枪,还让生性吝啬的他省下了一百多日元的手枪购置费。而对于川并密来说,这支手枪也见证了他在支那战场上所谓的赫赫战功。
  按照日本军队的规定来说,一个军官的手枪、军刀、望远镜、指南针一类的个人装备和军装都是属于军装品。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国家是不统一配发的,是需要军官自己付钱置备。只有士官和士兵的手枪和军刀才是配发的官给品,是军队给免费发的。
  军官从士官学校毕业分发的时候,每人发给三百五十日元的军装品购置费用。购买陆军要求的军刀、望远镜、指南针、手枪和各种军官所需图囊一类的装备,以及各种军装的钱都在这里出。
  仅仅一套日军制式军官所需全套图囊,就需要四十日元。一支南部十四式手枪,则七十五日元。再加上同样价格不菲的军刀、望远镜和军装等其他个人装备,三百五十日元其实只是勉强够用。
  除了统一要求样式的军装以及个人装具之外,日军对军官使用的手枪和军刀,并未强制要求统一制式。反正钱就给你这么多,你愿意买什么样的手枪是你个人的意愿,军队是不干涉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作为官给品配发给士兵和军曹的,并非要求军官强制购买。
  你如果有钱,可以去高级服装店订购手工缝制的军装。如果有祖传的所谓手工宝刀,那么军刀也可以不用购买。至于手枪,你可以选择日军制式的南部十四式或是明治二十六年式手枪,那么也可以选择勃朗宁、柯尔特、瓦尔特、伯莱塔手枪等一系列进口高档货。
  当然那些家庭条件好的新任军官和薪水比较优厚的高级军官,一般都购买进口手枪作为自己的配枪,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只不过进口手枪价格昂贵,一支勃朗宁M一九零零手枪售价高达一百一十日元,一般的中下级军官根本不敢问津。
  日军高级军官一般是不佩南部十四式手枪这种日军制式手枪的,这种手枪只是日军中下级军官和士官等所佩戴的手枪。那些薪金不高的中下级军官购买不起昂贵的进口手枪,便只能购买价格便宜,只有七十五日圆的南部十四式手枪作为配枪。
  而对于高级军官来说佩戴这款士官、机枪副射手也佩戴的战斗手枪,是非常有失作为一名将军或是大佐尊严的事情。所以日军高级军官,一般都佩戴的是购买的欧美名牌货。尤其是比利时勃朗宁手枪和同门而出的美国柯尔特手枪,相当受到日本高级军官的欢迎。
  当然这种动不动就上百日元的手枪,对于年收入五六千日元的高级军官来说,也算不上什么负担。对于收入并不高的中下级军官来说,尤其是那些没有外快可捞的普通军官来说,一般还是选择南部十四式手枪的多。
  不过那些家庭背景雄厚,有钱人家的子弟,也通常会花费一部不菲的费用,去购买一支昂贵的进口手枪作为防身武器。只是有相当一部分自中日战争爆发之后,提拔起来的日军高级军官与战前的老前辈相比,这些人还多了一个来源渠道,那就是在战场上缴获中国军队进口的国外手枪。
  多年的军阀混战以及对枪械管制的疏松,使得中国人手中的手枪数量异常的庞大。而且各国的军用手枪只要是有的,基本上在中国都能找的到。而勃朗宁手枪因为优异的性能,极受国内的一些富人和中高级军官青睐。
  别说中高级军官,就是那些所谓的黑帮、社会名流,甚至高级舞女一类的交际花也都搞上一支当做自己的防身武器。能拥有一支勃朗宁手枪,不管什么牌子都是一件相当有面子的事情。
  一枪二马三花口,三种最受欢迎的手枪都是出自勃朗宁系列。其中被称之为马牌撸子的柯尔特M一九零三式手枪,其实就是勃朗宁同系列手枪的美国牌子。日军在战场上,也缴获了相当多的这些种手枪。
  鉴于日军制式的南部十四式手枪,除了精度高之外一无是处。所以不仅高级军官,就是低级军官也将缴获的中国军队手枪留作自用。川并密手中的这支在本土售价高达一百八十日元的勃朗宁M一九零三式手枪,就是其在第六联队长任上,参加武汉会战的时候,从被俘的一名国军中校手中缴获的。
  那位倒霉的老兄当了俘虏,这支一枪还没有开过的随身配枪,自然也成了日军的战利品。对于勃朗宁手枪这种高档货来说,如果这位川并密中将想要在国内购买,需要他支付一百八十日元。有了这支性能优异关键又白来的战利品,那么他自然而然的将其作为随身配枪使用。
  只是当初缴获这支手枪的时候,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支手枪在自己手中第一次对人开枪,目标居然很可能是自己的脑袋。也就是说在他得到这支手枪之后第一次实战,是准备用来自杀的。
  看着手中这支被自己擦拭的几乎是一尘不染,外形远比南部十四式手枪漂亮的多,性能也好的多的手枪。想到不久之后,这支枪射出的七点六五子弹,会在自己脑袋上打一个致命的小洞,川并密中将此时心中可谓是五味杂陈。
  想当年,关东军以不到两万之众横扫满洲。仅动用三分之一国力不到的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可眼下还不到几年的时间,这光景便调转了过来。当年威风八面的关东军,如今被卑劣的支那人,更卑劣的支那军队压着他。
  当年兰封会战,十四师团威风八面。几十万重庆军,倾尽全力也拿十四师团没有办法。如今调到满洲还没有几年,却是威风早已经不再。去年惨败,十四师团参战兵力十分去了七分。今年更是全军沦落到了,全体玉碎的准备。自甲午事变以来,什么时候关东军,还有十四师团混到这步田地了?


第1410章 就这么散着打
  相对于困兽犹斗,并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川并密。此刻因为战局发展,已经带领他的十八师兼五十四团指挥部,推进到通辽东门外一所民居内的王均,心中也不是很痛快,甚至可以说是面色阴沉似水。
  随着天色逐渐的黑了下来能见度越来越差,以及日军拼命的抵抗。他在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前,穿插至永福大街,将日军分割为东西两块,先围歼东城日军,并逐步将西城之日军压缩到辽河边上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
  自部队冲进城内之后逐层死守,并有意识节约兵力的日军虽说没有发起过战术反击,但是在防御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是存土必争。城内几条主要街道之中街垒层层叠叠,各种火力点虽说都是沙袋垒成,但是数量极多。而且所有的临街房屋,无一例外全部被日军改为工事。
  再加上除了在几条主要干道上的日军街垒之外,对付日军依托各个胡同民居改建成的工事,几乎无法使用炮火支援只能一点点的硬啃。以及地形不熟悉,缺乏有效的城区地图,城内到处都是狭小的胡同的县城结构。
  想要采取侧翼迂回的战术,却经常在迷宫一般的胡同内迷路或是失散。正面突击,日军的工事群又过于密集。在这种情况之下攻击部队,攻势越来越缓慢,直到在县城小东街一线全线受阻。
  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听着前边密集的枪炮声,看着手腕上手表的指针,已经即将指向晚上十一时的王均眉头越皱越紧。已经小半夜过去了,部队却还被阻击在瓦盆窑至清真寺一线。甚至除了部分地区之外,大部分的攻势已经停止。
  按照现在的进度在这么打下去,别说以最快的速度,就是再打一个星期之后也不见得拿下通辽城。现在的战术,必须进行调整。眼下的进度实在是太慢了,根本就达不到司令员的要求。
  只是战术上的调整是必须的,但是该怎么调整,却是让王均头疼不已。日军将几乎临街所有的房子全部打通改为火力点,甚至一些关键位置或是交通便利的胡同内的民房也同样被改为工事。
  这些改为工事群的房子与后边的民居紧密相连,甚至有的与普通的民居只有一墙之隔。整个通辽县城,除了部分有院落的家庭有地窖可以勉强作为防炮掩体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防护。而且就是这些地窖,也扛不住一发七十五毫米炮弹就得坍塌。
  更何况除了为自己培养的打手和走狗之外,日本人不会让中国受到任何方面的军事训练以及自我保护能力。这些老百姓家即便有地窖,他们知道不知道怎么利用还是两回事。如果使用火炮,这一炮下去鬼知道牵连进去多少?
  通辽县城虽说地处塞外,但是实际上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县城在结构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除了几条主要大街以及部分勉强能够通过马车的小街道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地方都是除了能过行人之外,连马车都过不了的狭小胡同。
  坦克冲进城之后除了在进攻主要干道还能使用之外,其余的地方连身体都转不开。即便是强行冲撞进了胡同,只要日军在胡同那边的出口设置一些反坦克障碍,就等于成了翁中的那只鳖。
  在有些过于狭小和崎岖的胡同之内,坦克进去了不是被卡在里面动惮不得,就是面临着四面八方同时打来的火力袭击。狭小的胡同,使得坦克的射界只能面对着正前方。除了倒车和前进之外,连想调头都无法进行。甚至有的则干脆就被死死的卡在里面进退不得。
  步机枪子弹,虽说这种近距离之内对坦克无法产生威胁。但是手榴弹、燃烧瓶和鬼子的小口径直瞄火力,在近距离之内对坦克的杀伤性却绝对不容小视。尤其是后面和发动机部位,挨上一枚燃烧瓶绝对好受不了。
  而随同作战的步兵,又因为胡同过于狭窄。一旦坦克被卡在里面,步兵或是也无法通行。或是被日军机枪火力封锁住了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