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校花们 >

第45部分

校花们-第45部分

小说: 校花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遗憾的是,胡凸的信如泥牛如海。  眼下的胡凸自然不会因为这一点就寝食不安夜不能寐了,他一边期待着贺兰可能的回复,一边忙他该忙的事。  从上海专程跑到神州大学来招聘的那家报社是新成立的,还处在筹备期,要的人比较多,光编辑记者就要三十多个,据介绍,其中的一半将从神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录用!之所以这样,一来因为神州大学是全国第一流的名校,二来因为这家报社同时兼任社长职务的总编辑是神州大学往年的毕业生,有着很强的母校情结。胡凸和许多毕业生一样参加了报社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的招聘交流会,报社的总编、人事处长等一干要员都来了,报社的马总编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并对报社的总体情况、发展前景以及毕业生们最关心的待遇问题等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别说,还挺有吸引力的就是。结果在两天的报名时间当中投递简历报名的学生很是踊跃。胡凸虽然有校报学生记者的经验,可毕竟不是新闻系科班出身,本来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只是去凑个热闹罢了,可那位校友总编的演讲倒是解除了他的顾虑。马总编说这次招聘并不局限在新闻系,只要对新闻工作有真正的兴趣、能力和热情,就都在被欢迎之列,专业不是问题,被录用的毕业生报到之后先要统一安排一个月的新闻业务培训,然后再上岗。马总编还现身说法以自己为例说他本人就不是学新闻的,可这些年干下来不也干得挺好的?还当总编了云云。结果赢得了一片笑声和掌声。  胡凸并不太清楚自己究竟干什么比较合适,但当求职心切的他看到报社的招聘名额中有三名是政法口的编辑、记者的时候,他的想法似乎就清晰了一些。胡凸在交上去的报名表和介绍自己的有关材料中,针对这个岗位把自己的优势全给填上了。比如学习成绩优良,特别是大一、大二还拿了两个年度二等奖学金;比如大学期间曾经干了几年的校报学生记者且在校报及几家别的报刊上发表了若干作品,文笔很不错;比如为了考研突击了半年的法律专业课程,虽然因为一门课没考好以致落了榜,但却打下了不错的专业底子;而且有在律师事务所整一个月的实习经验,比较熟悉法律业务等等。比较其他许多应聘者,胡凸知道自己在所有递交简历的人中还是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的。  然后胡凸就被通知参加报社组织的笔试,结果考得不错,轻轻松松就闯进了第三关也就是面试。面试的时候,胡凸虽然还没有拿定主意去上海,可他还是极力向主考的几位领导表白着自己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对上海的向往以及自己的实力,结果还真赢得了主考官们的青睐,成功地通过了面试关。胡凸知道自己有脚踩几条船的嫌疑,可毕竟还没有一家单位最终敲定,每一个机会他都不能不好好珍惜、好好把握。不过,让胡凸感到有一点为难的是,这家报社要求经层层选拔最终脱颖而出的毕业生们在一周之内做出决定和报社签不签合同。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
《校花们》37(2)
胡凸问自己该怎么办?签还是不签?按说上海也是个好地方,只是这一签,就得离开他已经呆熟了的北京,而这一点,正是胡凸最感犹豫的。说实话,胡凸觉得上海对自己的吸引力还真是蛮大的——颜毅武在上海啊,而且他是特别希望自己能到上海工作的,去上海绝不会感到孤单的,有这么个好朋友同在上海滩,多好的事啊!再说上海毕竟是全国最发达的城市,魅力无穷,再加上埔东的大开发对上海的拉动,今日之上海实在是潜力无极限。胡凸又琢磨了一番别的几个单位,家乡省城的那个工作机会是哥哥胡青云找关系联系的,省直机关的公务员啊,在省内已算是很理想的单位了,不足之处在于是省城而非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北京的那个大公司呢,留京是肯定的,但在一个很商业化的单位里工作,实在并非自己的兴趣所在,赵望东这样的家伙去这个单位倒是挺合适。反观上海的这家报社呢,自己不是还要考法律系的研究生吗,做政法战线的报道对实现自己的这个目标无疑会有很大帮助。  琢磨来琢磨去,胡凸觉得自己似乎是在向上海倾斜了。不过毕竟是大事,胡凸还想听听家里和同学们的意见。胡凸先是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了说大体的情况,结果胡青山对儿子表态说上海很好啊,能去那里工作实在也是比较理想的事了,但胡青山又说,如果有更好的单位能够留在北京当然最好,没有的话,那就应该尽早和报社签约,否则错过这个村没这个店了岂不发愁。胡凸觉得父亲说得很在理。  胡凸还把大致的情况和宿舍里的同学们说了说,然后请大伙帮他合计合计。  结果宿舍里的意见并不统一,甚至是每人一个说法,每人一个理由。  铁定读研的刘沛阳是主张胡凸留在北京的,理由如他所说:“到省城做公务员好是好,可这不是你胡凸真正想干的行当;到上海好是好,可我们就离得远了,见一面都不容易;在北京多好,福利不比上海那报社差多少,一不留神还能挣到不少的钱,而考不考研的主动权也全在自己的意思,说不定单位还送你读个委培研究生呢!”  赵望东也主张胡凸留在北京,他是这样陈述他的理由的,“胡凸,留在北京吧,咱俩在一个单位有多好呢!可以长期做搭档、打配合啊!”北京的那家大公司看中了赵望东,赵望东也看中了这家公司,毕业后进入公司工作的赵望东将从事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北京的那家大公司也看中了胡凸,公司希望胡凸能到公司从事策划、宣传方面的工作,可胡凸却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犹豫。  出国有戏的王跃洋则主张胡凸去上海工作,“北京有什么劲哪,呆这么些年还没呆够啊,我都呆烦了,明天就出国那才好呢!你去上海换个地方呆一呆吧,新感觉,新体验,那有多好!”  将去广东工作的龚立德也主张胡凸去上海,理由如他所说,“上海的房子多紧张啊,可一去就能解决宿舍,第一年,单身员工每两人住一居室,房租完全由报社承担,待报社的大楼盖好以后,每人还可以分到属于自己的住房,月收入是中上水平,经济上能有所积累,够好的了。而且做的是你所喜欢的事,记者,满世界狂跑,多好的职业啊!就算你要考法律系的研究生,单位肯定也会支持你,毕竟你是跑政法口的记者嘛。惟一的遗憾就是离开北京,可上海一点也不比北京差呀!”  考研成功差不多注定了还要在神州大学再念上三年书的张有志则说:“北京、上海都挺好,你自己看着办吧,大家的意见毕竟是大家的意见,最终的主意却还是要你自己拿。总之都挺不错,无论选择哪一家,我都鼓掌支持你!”  那天晚上张有志又和胡凸单独聊了聊,张有志问胡凸女朋友定下来没有,要不要考虑这个方面的因素。到底是知心的哥们,一问就问到了胡凸的心坎上。刹那间,胡凸不由想起了贺兰,虽然他想问问她的意见,可毕竟两个人的关系会怎样还很难说呢。后天就要决定是否签约了,这时胡凸才意识到应该问一问贺兰的意思,哪怕是象征性的呢。也不知贺兰那边情况怎样了,如果自己真的决定去上海工作,她又会做怎样的反应?  这么想着,第二天胡凸就去找贺兰了,大事将决,问问她的意见很有必要。但贺兰不在宿舍,不但傍晚时找不着,晚自习之后也找不着。已经熄灯了,贺兰也没回来,就像黄昏时一样,胡凸的守望再次落空了,没办法,他只能再次地悻悻而归。  紧接下来的第二天,胡凸终于和用人单位签了约——如此,他就是一个新上海人了,几个月后就将离开北京到上海这个城市生活和工作了。上海好是好,可就是离她远了,还要两年贺兰能才毕业呢。好在报社正在筹建北京记者站,如果到时候有这个必要,胡凸尽可以去争取驻京的机会,再有就是走考研的道路。  一想到贺兰,胡凸就又写了封信寄给她,信是这样写的——  兰:你好!  一直也没收到你的回信,我觉得很有些沮丧。人们都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可眼看着都这时候了,你却仍然没有任何的音讯!还在犹豫什么,就请尽快给我一颗定心丸吧,在青春的路口,我不能没有方向啊。  还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的工作已经落实了,是到上海的一家报社当记者。本来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的,可前两天去找你,找了几次,也没有找到。没办法,时限到了,我就和这家报社签了约。你觉得上海好吗?将来你愿意到上海工作吗?如果你希望留在北京,那也有办法,我可以申请到北京的记者站来工作,或者,我就再考研考回来。    
《校花们》37(3)
……  念你的胡凸写于周五晚  贺兰没找着,胡凸倒是在校园里遇见韩乐慧了,不过不是迎面单独碰上的,而是看见她和一个男生有说有笑地并肩走在一起。胡凸把那男生从侧面仔细打量了打量,觉得很像一个人,就是几个月前在青年广场上那个露天的迎新年晚会上主持节目的安晓刚。胡凸尾随他们走了一阵,终于确定了那男生就是安晓刚。这个结论使胡凸感到沮丧,莫非韩乐慧与这小子好上了?胡凸本来是这样盘算的:万一贺兰终究也没有答应自己,则韩乐慧就可以是自己的一条退路。可从现在这情形看来,胡凸大概已经丧失了这条退路,这可怎么办哪?胡凸感到了一丝悲哀,他感叹:唉,可怜的自己真是好生命苦啊。    
《校花们》38(1)
单位定了之后,心思纷乱的胡凸终究还是踏实了许多,想到功课不多,杂事有数,时间也空前地充裕起来,于是胡凸就尽量把心思用在了毕业论文的撰写上来。其实这篇论文他一直都在打腹稿,只不过思路不时被找工作的事所打断罢了,自上周工作的事有谱了之后,胡凸就断断续续地动笔了,只是没能一气呵成而已。写着写着,成竹在胸的胡凸就感觉一万字的东西差不多跟玩儿一般,他估计再有个两三天,论文全部完成并定稿就不会有问题——提交论文的时间是在6月初,可现在才4月初——何必那么着急呢?时间还早不是?这么想着,胡凸的心思就活泛开了。对呀,校报那边好久都没去过了,那边的老师对自己不是挺关照的嘛,也该去见见了,还有两、三个月就要离校了不是。还有那一帮可乐的学生记者,好久也没和他们聚一聚了,后来新招的两批学生记者也早都成老记者了吧,何妨去认识认识?  胡凸一旦想到,第二天就上校报拜访诸位编辑老师了。正是坐班的日子,几位老师都在办公室里看稿子,胡凸挨个敲门进去跟他们聊了聊,什么毕业啊、工作啊之类。那位眼下主要负责校园生活版的对胡凸曾经很关照的章副主编是最热情的一个,在知道了胡凸将去报社工作而且近期时间还比较充裕之后,就关照胡凸过两天来参加校报的例会,一来和老记者们聚一聚,二来也可以和新记者们认识认识。章副主编所言可谓正中胡凸下怀,胡凸自然高高兴兴的一口答应。  记得大一那年胡凸在校园里跑采访还是很勤快的,可谓乐此不疲,他希望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