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龙迹 >

第3部分

龙迹-第3部分

小说: 龙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教授果然是教授,诲人不倦,引经据典;《周易集解》马融注如何,《周易古经今注》如何;又说:有人认为乾卦的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龙,也有人认为这里指“龙星”,所谓“东方七宿名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史记》和《封禅书》都提到,九二“见龙在田”的“田”,指龙宿角星附近的“天田”星。古书上说“时乘六龙以御天,犹乘六马以御车”。     
  乘龙像赶马车一说让巴亥特别感兴趣。教授说:在古人眼中,“苍龙”不仅是东方七宿的名称,更是它的神,两位一体。星神的观念恐怕来自于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后来被道教继承。载人升天的“御龙”之说恐怕就是这样产生的。     
  教授说乘龙升天的说法早就有,据说黄帝就是乘龙升天的,黄帝为“有熊氏”;所以屈原在《楚辞》中发疑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中国本土的道教讲究神仙崇拜,道教的众神仙什么“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之类,基本都是天地星辰,可以骑着龙满天飞的……     
  坐在一旁的乔霓忍不住了,“我觉得你们在这一本正经地讨论龙,好像有点可笑。”     
  巴亥干笑两声,忍不住又问教授,神秘数字的作者可能是什么人,是否是归隐的文人。     
  教授认为这个可能很小,说旧时文人归隐,不会跑进深山老林的,吃不了那个苦。也有的文人喜欢游历,比如李白。但是他这种人一般心怀坦荡,没有什么隐密,临死应该直抒胸臆,不会写个神秘兮兮的数目字。     
  巴亥自言自语:“如果他不是归隐的文人,那可能是什么人呢?”     
  (汉画像砖“仙人乘龙图”。)       
BOOK。HQDOOR。COM▲红桥▲书吧▲  
第7节:七、兴和客栈       

()好看的txt电子书
  七、兴和客栈     
  1943年初秋。一个阴雨蒙蒙的早晨。     
  湘西小城大庸兴和客栈破旧的小木门钻出两个男人,一老一少。     
  满面红光的客栈掌柜送二人到门口,一脸堆笑:“刘先生,您慢走。”     
  姨太淑珍一旁叮嘱伙计:“春生,路上不太平,小心着。去山里收了货早点回来。”     
  刘欹煜目无表情地摆摆手,作为江湖郎中为了养家糊口,即使兵荒马乱也不能闲在家里,除非时局太紧,实在无生意可作,便在旅店读书写字。     
  此刻小儿子季轩还没起床。告别老祖宗、大太太,匆匆离开山东老家时儿子只有两岁,本以为出来躲躲就能回去,不料仗越打越大,一走就是这许多年。由山东经河南、湖北到陪都重庆,又经泸州、合江到贵阳,现在又到了湖南大庸,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返故乡。     
  淑珍十一岁卖到刘家,给老祖母当丫鬟。一晃几年过去,大少爷伯轩去了法兰西,二少爷仲轩进了省城学堂。她见到学徒春生的机会多一些,虽然男女有别交谈不多,但渐渐有些眉目生情。     
  17岁那年,二少爷放暑假回来,一天晚上忽然在老宅谷仓堵住她,送给她一册小学国文课本,让她收好了,说要教她识字。那天仲轩还要拉她的手,她躲开了,心里只觉得对不起春生。     
  记得当她听到消息,老祖宗最后决定,由她嫁给老爷——仲轩的亲爹做姨太时,她差点昏过去,真是晴天霹雳!     
  她很快就认命了。此后二少爷再也没回潍坊老家,七七事变以后就参军了。     
  此刻,她看着丈夫和春生远去的身影,想起了他们离开山东第三天就被日本人逼死的老奶奶。到了重庆以后老爷才得知噩耗,当时痛不欲生,她第一次见老爷这样失态,嚎啕大哭,用头撞墙。老爷觉得要不是因为自己收藏了宝物,老母亲也不会死,是自己杀了亲娘,禽兽不如!算下来,那是刘家遭诅咒的第三条人命了。     
  不知不觉六天过去,老爷和春生还没回来,天气一天比一天凉,衣服该换季了。听说湘西自古多匪患,大山之中更不太平,莫非他们出了什么事?又想起三年前在合江尧坝遇到的血光之灾,不禁一身冷汗,甚为忧虑。      
  忽然,急急的敲房门声把她惊醒,披衣应一声,捋捋头发,心头一喜,想必是老爷他们回来了。却见春生失魂落魄闯进来,衣服肮脏邋遢,头上扎个白布条,进门扑通跪下,咚咚磕了两个响头,哭着大喊一声:“师傅他走啦……”     
  这时一山里人打扮的壮汉进来,双手抱拳,高声道:“老先生下神堂湾寻找龙鳞,不幸遇难,恐怕仙逝了。夫人节哀,千万保重!”     
  春生哽咽着讲了师傅遇难的经过:     
  那天他和师傅腰里系着粗麻绳,悬挂万仞峭壁之间,缓缓下缒,眼看就要到达下面的台地了;云雾陡然上涌翻卷如潮,顷刻将二人淹没,天地一片晦暗,脚下怪声隐隐。他吓得大喊,没命地向上爬,隐约见师父咬紧牙关,头上青筋突起也是奋力攀爬,毕竟有些年纪,渐渐落在后边。     
  忽听脚下一声怪异低吟,同时听师傅一声惨叫!他回头一看,只见白茫茫云雾中伸出一只粗壮的大爪子,一下将师傅抓住!那爪子脸盆大小,布满细密的铁青色鳞片,铁钩般的鹰爪,一下插进师傅腰间,顿时几股血泉喷射!师傅不见了,云海翻滚,空麻绳在绝壁下轻飘飘晃荡……     
  淑珍两眼渐渐发直,脸上失了血色,只喃喃嘟哝道:“报应啊,这是第四个了……”      
  (青铜器上的爬行龙纹 ——龙纹簋。)     
※虹※桥※书※吧※BOOK。HQDOOR。COM※  
第8节:八、有一种大蛇叫做龙       
  八、有一种大蛇叫做龙     
  空调大开,客厅里很凉快,巴亥和教授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如果龙的概念来自原始宗教,那么它是真的动物吗?”巴亥问。     
  教授笑了笑,说:“你知道闻一多吧?40年代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一文中提出假说:古时可能有一种大蛇叫做龙,后来以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许多以别的动物为图腾的团族,分别吸收了其图腾的某一部分,于是大蛇有了马的头、鹿的角、鱼的鳞和须等等。现在中国人关于龙的看法都是从这来的,似乎已成定论。”     
  教授喝口龙井茶,接着说:“不过在此之前,国人普遍认为龙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有灵性的动物。”     
  教授说,据说尧舜禹的时代曾经养过龙,当时龙就很少了,难得一见,而且很难饲养。所以有专门的家族负责养龙,称“豢龙氏”。那么最初的龙从哪来的呢?《拾遗记?虞舜》中说是南浔之国进贡的,说“南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其中有毛龙、毛鱼,于是献给虞舜一雌一雄……     
  巴亥难免一阵激动,“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这不说的正是黄龙洞深堑地|穴吗?难道那个神秘动物真的是龙么?     
  虽然只有这地科院的复员兵一个学生,教授依然像给研究生讲课一样认真:     

()免费TXT小说下载
  “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太多了。 野史杂说不算,正史与地方志中对龙的记载也不少。记得《宋史?五行志》记载,北宋宣和初年,汴京近郊开封县连下几天大雨,一茶馆院中见到一条龙,‘色苍黑,其首类驴,两鳃作鱼颌而色正绿,顶有角,生极长,于其际始分两支。声如牛鸣’。”     
  “伯父,您觉得,古人这些记载可信吗?”     
  “没有调查,不敢胡说。但肯定不都是真的。”     
  教授认为,以“图腾融合说”来解释龙的起源,的确值得商榷:     
  摩尔根的研究证明,由不同氏族构成的社会集团常有多种图腾并存,而不是将这些图腾加以综合、改造,再创立一个新的图腾。我们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由众多氏族部落组成的紧密联盟,而不是单一氏族。因此作为图腾形象的“龙”,在当时只能属于这个部落联盟中的某一氏族,它不会是由众多氏族图腾形象综合、改造而来。这是“图腾融合说”的第一个漏洞。      
  再来看第二个。现在大家公认,炎帝和黄帝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炎帝氏族以龙为图腾或者族徽符号。后来,黄帝率领分别以熊、罴、貔、貅、虎等动物为图腾的六个氏族部落,在阪泉战胜了炎帝,在涿鹿战胜了蚩尤。而这个由多氏族、多图腾组成的部落联盟也就是华夏民族的前身。     
  问题现在出来了:假如按照“图腾融合说”的逻辑来推断,既然以熊为图腾的部落率领罴、貔、貅等为图腾的部落,打败了以龙为图腾的部落,应该在熊形象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图腾形象,新的形象应该是以熊形象为主体,再加上“龙”形象的某个部位。可黄帝为什么非要反其道而行之,竟原封不动地用手下败将炎帝的“龙图腾”替代了自己本族原有的熊图腾呢?……”     
  尽管教授对龙是不是真实的动物还有很深的疑问,但他基本否定了图腾融合说,这让巴亥很受鼓舞。     
  或许自己看到的那个不明生物就是龙!如果真的有龙存在,那三组神秘数字会不会是指向一个与龙有关的秘密呢?     
  ( 水鸟啄鱼纹蒜头壶,上有目前所见最古老的原龙纹。)      
WWW。HQDOOR。COM§虹§桥书§吧§  
第9节:九、不是一张普通的画       
  九、不是一张普通的画     
  刘季轩摘去近视眼镜,凑到台灯下眯着眼看了半日,很肯定地:“看字体是家父留下的。”     
  巴亥心里一阵激动:“你家是不是有什么秘密?”     
  刘季轩戴上眼镜,好像自言自语地说:“是呀,这真是个谜。可惜过世的人没法开口哇!我带走一张照片行吗?”     
  巴亥想多了解一些情况,对方却不愿多谈。     
  到大门口分手时问他父亲的名字,刘季轩含糊说了。巴亥没明白是哪两个字,听着像“刘奇宇”。     
  黄莉莉突然约巴亥散步。巴亥再次聊起黄龙洞的莫名动物,问她认为有没有龙。     
  “我觉得真可能有!”黄莉莉的语气一本正经。     
  她说为了开辟新的旅游路线,去过两次神农架,听说当地人见过一种水怪,称“癞都精”,就是癞蛤蟆精。黄莉莉说,如果真有水怪湖怪,龙多半也是有的。     
  黄莉莉又问到那几个卦象,问起刘季轩,巴亥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一遍。     
  路过一家小店“翰玉斋”,黄莉莉在一副工笔画前驻足:“真有意思,蚕应该在桑叶上才对呀。”     
  巴亥凑过来见是副一米来长挂轴,淡灰色绫子托底,中间一尺多见方一幅工笔画。几朵海棠花几片蓝叶子,中间大叶上却趴着三只虫子,像是白蚕,不伦不类。有三个小洞,其中靠叶柄的两个是相连的。左边还有两串小圈点。     
  这时,巴亥忽然瞥见画的右上角有三个字——“鳞虫图”,心中顿时一震:鳞虫?“鳞虫之长”应该是龙啊!     
  画的落款是小篆“龟草堂主”,左下角一方阳文名章,他只认出个“墨”字。黄莉莉轻声道:“你看,蚕脑袋有点怪,身上还有鳞呢!”     
  店主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