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 >

第2部分

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第2部分

小说: 重生之官脑 作者: 财神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见信号,渔船上放下一艘大飞乘风破浪高速向海滩驶过来。不一会,快艇直接冲上了海滩上并从上面跳下来三个黑影。
看清来送货的老相识;刘丹松了一口气热情迎了上去;“阳哥,路上还平安吗?”
从快艇上跳下三人,其中一位略胖挺着个啤酒肚的中年人显然是老板;至于旁边两名神情凶悍腰间鼓鼓似乎带着火器的青年男子;则估计是中年人带来的马仔。
走在前面中年人举手向刘丹打了声招呼,然后就操着一口带着浓重台湾腔闽南语说道:“一路顺风;没有碰上什么麻烦。”
〃那就好!〃刘丹微微笑了笑接着说道:〃怎么样;这次别急着回去在江城停留两天;小弟也好尽地主之谊?〃
台湾人闻言;立即一脸微笑回答道:〃那边最近事多;下次有机会一定过来停留两天;到坤仔那里跟上次没来得及搞的周小姐玩一玩!〃
〃怎么;还忘不了坤仔那里的模特小姐?〃露出男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表情;刘丹与台湾人挤眉弄眼对视了一下就同时低声淫笑起来。
而此时;那些等待在海滩上的马仔已经冲上去开始卸货;一只只装满电子元件的大木箱从快艇上被搬运下去装进货车;那种快捷效率只用不到十分钟就将大飞上的货物搬运一空。
趁着马仔们搬运货物的间隙;刘丹注视着跟前台湾人笑着说道:“最近大陆这边电子元件需求很大;能不能再多发一船货过来?”
瞟了一眼站在刘丹身后的宁凡;台湾人十分痛快伸手就在刘丹肩膀上拍了拍;“咱们都已经是几年的老关系;这点小事绝对没有问题。”
两人又聊了一会交流了一下各方面信息;等到快艇上的私物全部转移到大货车上;台湾人这才乘坐”大飞”回到了海上那条走私渔船上。
这次走私的货物依然是电子元件;那艘大飞就满载着一只只大箱子来回运输了六次;才将船上的私货全部装进了那辆载重大货车。
〃老大;货物已经全部装车;是不是马上回仓库?〃
将手中香烟扔在沙地上狠狠踩灭;刘丹走到一边不知道给谁打了一个电话;然后这才从嘴中挤出一句话语;〃路上注意一点;回仓库!〃
返回市区途中;宁凡与刘丹开着一辆不起眼的〃桑塔那〃远远跟在大货车后面;经过中华路、解放路、北京路、外环路朝位于市郊附近仓库驶去。
汽车驶到北京路口时,一个交警突然从路边窜出来将运送私货大卡车截住,顿时把跟在后面的宁凡吓得魂不覆体。
“难道,自己就这样完蛋了?”
一只大手在他肩膀上拍了拍,面色如常的刘丹安慰道:“不要着急;只是一个交警又不是缉私警,没什么可怕的!”
果然,那名从路边冲出交警只是指了指马路上那边斑马线,示意大卡车司机立刻将汽车退出到红线之内就退了回去,这才让宁凡那一颗悬在半空中的心落了地。
红灯熄灭代表通行的绿灯亮起;满载私货的卡车重新启动缓缓驶过红线,在附近几名交警的注视之下消失在川流不息车流之中,并且一路顺风到达了目地的。
“这次一路还算顺利,没有遇上什么大麻烦!”目送大货车安全驶入仓库;坐在驾驶位上的刘丹松了一口气。
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宁凡闻言,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兴奋表情;似乎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这一车紧俏电子产品送进仓库;也就预示着自己将会有一百多万的进帐。自己在那家地产公司工作了整整三年;居然还不及这一个晚上挣得多。
胆大吃肉;胆小吃屎;这句话果然一点没错!
-----------------------------
 

第一章 乡镇干部
更新时间2010111 11:28:34  字数:1740

 一滴墨水在水中慢慢化开,转眼间便勾勒出一幅让人迷醉的梦幻图案,就如同一朵黑夜中绽放的夺目烟花,总能让人联想起许多美好的回忆。
“宋镇长,有什么事吗?”
一个清脆声音在耳边响起,使得正发呆的宋逸闻不得不将目光从鱼缸内收回来,转头注视着办公桌对面的年青女子。
虽然已经过去大半月,可自己却似乎依然无法坦然去面对,这个浑身上下充满着青春活力的少女。
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周围一切变得这么莫生,自己从仓库管理员摇身变成一名八十年代的公社镇干部,原本威严的岳母大人也稀里糊涂成了一名刚分配到公社镇政府机关做秘书的小姑娘。
出现这种情况,估计任谁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坦然面对。
女孩留着一袭十分利索的短发,皮肤白皙如雪,紧紧裹在身上的衬衫与牛仔裤勾勒出一条美妙的曲线,发育良好的胸脯高高挺立,微微上翘的眼角透着一股媚意,让他又不由联想起自己那位半老徐娘,却依然风情万种的岳母大人。
跟二十多年之后相比,对方少了成熟女人特有的妩媚,却多了几分年轻人的青春与活力。
“宋镇长,有什么事吗?”发现对方盯着自己一言不发,刘海妮小脸不由一红。
中专毕业,她原本是分配到红洋镇党委做秘书,可没想那位周书记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色中恶鬼,上班第二天便开始不时对自己动手动脚,这才打报告请调到镇政府这边来做文秘。
难道,这位平时风评不错的宋镇长,也是一头披着羊皮外套的狼?想到这里,她也不由对这位新上司有了一丝戒备之心。
摇摇头,努力将思维融入现在所处身份,宋逸闻眉头一皱,“没什么事,只是想问一下今天的报纸怎么还没送过来?”
喝茶看报纸,这可是这年代机关干部每天工作之前的必修课,也难怪没有在办公桌上发现当天最新报纸的宋逸闻,会表现得这样不满。
刘海妮一脸委屈,“负责发报纸的小郑,今天好像请病假了!”
“没了张屠夫,难道大家就都要吃带毛猪?”想到自己初次登门被对方赶出来的场景,嘴中语气顿时又严厉了几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一天,能够这样正气凛然的去训斥原本高高在上的丈母娘。
要知道,以前由于囊中羞涩,他最怕见到就是这位市侩的岳母大人。
“我,我这就去取!”被领导一顿批评,刘海妮强忍着不让眼框边打转的泪水落下,转身便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对方离去背影,宋逸闻微微一笑便走到窗台边,看着外面那座破败小镇深吸了一口气清新空气。
红洋镇是一个经过行政整合之后的大镇,将附近三个公社、九个大队都纳入到管理范围之内,面积达到165。3平方公里。。
镇上几位主要干部,周书记今年五十九岁,眼见就要到点退下来进政协养老,估计也没什么心气再跟自己这个晚辈来争权夺利。副书记刘旺才今年五十四岁,由于身体不好每年泡在县医院养病的时间,基本上比呆在镇政府内的时间要多,不出意外可以直接忽略;至于另一名副书记周良心,也因为以前在*时犯过错误,属于那种升官无妄的类型。
而镇政府方面;做为唯一女性的副镇长杨红今年四十八岁,到正好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可惜女性干部在这个年代只有副手的命,不可能有机会染指一把手的宝座。另一位副镇长刘军刚从下面公社提拔上来,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有前进的机会。
综合以上因素,自己未来的形势可以说是一遍大好,只要明年换届之前不闹出什么大动静,基本上已经锁定了镇书记一把手的位置。
微微笑了笑,摸出包一块三的红梅香烟点上一根,脑子里已经开始规划窗外那座破旧的小镇。
如同八十年代大多数公社镇一样,隶属于双河市东阳县的红洋镇还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刚露出小虎牙的深圳经济特区也没有对这座中部小镇产生什么震动,一切都还在按照以往几十年的轨迹运行,计划经济在生活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至于自己,如果不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后代,而且又姓宋,也不可能有机会座上镇长这个位置。这个年代升官基本上都是排资论辈,什么年龄担任什么官职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像自己这样二十多岁便管理一座小城镇的主,不讲在双河市,便是在安桂省都是绝无仅有。
吸了一口手中劣质香烟,脑子里又不由冒出镇委那几名老革命的身影。在他们看来,自己这名镇长不过就是一名嘴上无毛,说话不牢的牛犊子吧!
想到自己最近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拳头不由紧了紧。
既然上天给自己一次重来机会,自己便要在这个大时代干出一番大事业,让宋逸闻这个名字在这个世界变得无比响亮,再也不能如同前世那样庸碌无为。

第二章 修路
更新时间2010111 11:54:53  字数:2436

 “修路,修路,修路!”这个念头便如同野草一样在脑子里疯长。
自己没有按照老爷子的吩咐去省委机关熬资历,而是直接跑到中部小县城做了一个小镇长,而换来的时间不过区区三年。
如果三年之内不能做出成绩,那么便要回头乖乖听老太爷摆步,慢慢去省委机关大院熬资历一步步向上爬。
三十岁当处长,四十岁当局长,五十岁当厅长,五十五岁当司长,如果运气好六十岁之前便能成为副部级高官,甚至有机会进入中央核心权力圈。
这条路,对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机关干部来讲,无疑是一条金光灿灿的通天大道,可对于自己来讲却无法接受。如画的大好光阴,如果白白浪费在每天喝茶、看报的机关生活中,那无疑是一种折磨。
想到这里,顺手将秘书刚刚送来人民日报往办公桌上一扔,转身便来到了镇委书记周明国的办公室。
穿着一套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镇委书记周明国脸上挂着一抹笑容,“小宋来得正好,下午咱们一起喝两杯?”
听闻对方又拉自己喝酒,有过惨痛经历的宋逸闻一脸尴尬摇了摇头,“晚上还有事,下次吧!”
周明国也没生气,只是笑着给对方倒了一杯开水,道:“小宋镇长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不是又想提那修路的事情?”
来之前,宋逸闻早想好了说辞,“红洋镇自然资源丰富,下面几个公社早年就已经探明储藏有丰富的锌矿与煤矿,如果咱们能修一条公路与314国道相连,无疑能大大提高红洋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瞟了一眼跟前这头牛犊子,周书记一脸无奈,“谁都知道修路是一件造福后代的好事,可修路却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以前也曾经计划修过几次,最后都是还没开工就由于各种原因搁置,搞得我这老头子心也淡了!”
眼见对方似乎有点松动,宋逸闻连忙,道:“只要齐心协力,相信咱们一定能将这条路修成,也算为红洋镇的八万父老公社亲做了一件好事。”
做为老毛那个时代的干部,周明国一直将“全心全总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装在心里,被眼前这位小同志一番鼓动也不由有点意动。心想着自己马上就要退居二线,如果能在退下来之前为公社亲做点实事,也算对得起党和人民对自己信任。
可想到前几次修路的经历,刚才那股心气又淡了下来。以前镇上也曾经请省里的专家来勘测过地形,甚至连设计图张都已经搞好,可最后却由于一些事情停了下来。”
想到那段修路的往事,他又不由摇了摇头,“想修路,难!”
修路的好处,宋逸闻做为“过来人”可是深有体会,所以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只要有老书记的支持,我相信这条路一定能修成。”
周明国直视对方,道:“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你来负责,敢不敢?”
“敢,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