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美梦时代 >

第1350部分

美梦时代-第1350部分

小说: 美梦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仙女公司保镖们的陪同下,白天和老公到蓉城的各个景点玩耍,吃着蓉城最顶级的美食,购买各种漂亮的衣服、鞋子,晚上住在姐姐的豪华别墅里。这种日子别提有多么美好了。

她毕竟还年轻,把孩子留在别墅里让日本大婶们照顾,自己拖着余大器出去玩儿,倒是让丁翠在女儿面前一阵唠叨。

当然了。余大器也不是只来蓉城度假的,余家屯的一个小伙伴就在蓉城打工,今年不回家过年,所以他爸妈知道余大器要来蓉城后,托他捎了一些土特产年货。让儿子过年能吃上家乡的菜肴。

联系了几天,今天总算是打通了电话。

让女保镖陪着老婆一起去吃自贡盐帮菜后,余大器特意换了一身普通的衣服,提着一个大塑料口袋的年货,打的去了小伙伴住的地方。

许多外地打工者,特别是房地产的建筑工人,通常就住在工地搭建的简易房屋里面,余大器的小伙伴胡磊财就住在这样的建筑工地上。

说这些两三层高的板房简陋也简陋,但毕竟也能遮风挡雨,而且大家住在一起很热闹。你不考虑老婆孩子商品房的话,每天下班了之后买点小酒小菜,大家吃喝笑闹一阵,倒是很滋润。

“大器!”

站在尘土张扬的工地门口,胡磊财一下子就认出了余大器,接过他递来的年货,热情得很的把他迎进了自己的小屋。

这里小屋当然不会只有一个人住,而是四个人,只不过此时除了胡磊财之外,只有另外一个四十来岁的老邱。

胡磊财是高级漆工。技术等级比砖瓦工要高一些,去年春节回家带了50000块,在余家屯的人看起来很多,也让他的爸妈倍儿有面子。

“呵呵。我这里就要简陋一些了,不能和你家比啊。”胡磊财给余大器倒了一杯水,笑道:“听我妈说,要不是你帮忙,今年的粮食可卖不出好价钱。大器,你出息了却没有忘记俺们屯里的乡里乡亲。不错!”

胡磊财比余大器大两岁,以前还经常带着余大器玩,虽然现在没能经常在一起,但关系还没有生疏。

余大器笑着点了点头,“财哥,瞧你说的,亲不亲、家乡人,说的不就是俺们一个屯子里的人守望相助吗?”

“是啊,屯里现在可不错,我再打工两年,也该回去盖房子找老婆了!”胡磊财叹了一口气,“对了,你还没吃饭吧?今儿就我做东请你吃饭,可别嫌弃不丰盛啊!”

“财哥你又见外了。”余大器摇了摇手,“咱们又不是外人,买几个小菜,拿点花生小酒,咱就在屋里吃吃喝喝,不也挺好吗?”

在外面经常吃山珍海味,老实说余大器已经吃腻了,因为那些人无不是要巴结他的,吃饭都得费神。

只有在家乡人自己人面前,余大器才觉得放松,比如现在,他就觉得和胡磊财像十七八岁时那样吃吃喝喝,那就很舒服。

“不行不行,你大老远的过来,我怎么能不请你吃点蓉城有特色的?”胡磊财也是不同意他的想法,“走,收拾一下,咱们出去!今儿吃蓉城有名的火锅!”

“真的不用了,财哥!你把我当外人就去外面吃,要当我还是小兄弟,那就买点卤肉、大饼、蜀川有名的夫妻肺片什么的回来,咱们哥俩好好的喝一盅,这就是最好的招待了!”余大器拒绝的意思也很坚决,不过他可不会说,这几天姐姐的保镖早就带他去把蓉城最高级的馆子吃遍了,相比起来,这些很平民化的吃食更让余大器喜欢。

“那……好吧!”

胡磊财看他这么坚决,也笑了,“你等着,工地不远处就有两家烧腊卤菜店,味道很正宗,蜀川的小酒味道也够辣,适合我们的口味!”

说着,他收拾了一下就先出门了,出门之前还请在看电视的老邱帮忙照看一下余大器。

老邱不爱说话,不过态度很和善,这在外面打工的人,如果太孤僻了是不行的,要能抱团才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上顺利。

等他一出门,余大器就拉着老邱说话了。

“邱哥,来,抽烟!”

余大器先递了一根中华过去,老邱看着就笑得露出了满嘴大黄牙,“小余啊,你是在单位上上班的吧?我看你这气度,就跟我们这里的公司项目经理一样,小胡看不出来,但可瞒不了我。”

“在老家的石油公司上班,混日子呗。”余大器微微一笑,给他和自己都点了火,“邱哥,我看我财哥有点眉头不展,是不是他遇到了什么情况啊?”

“这个……”老邱迟疑了一下,没有说话。

余大器好歹也是中石油一个省会城市的总经理了,一见他犹豫,就故意说错的道,“邱哥,我财哥为人老实,该不会是有人欺负了他吧?”

老邱下意识的道,“哪能啊,小胡为人很好,平日里又喜欢帮忙,大家都喜欢他。”

“那他为什么有些发愁?还有今年,本来都说了要回家过年,可临到腊月就说不回家了,这肯定有事儿啊。”余大器说着自己从胡家得来的信息。

“嘿,这事儿和你说了也没有用。”老邱摇了摇头,“小余啊,你关心小胡是很好的,但你是东北人,又没有在蓉城的关系,就不要给他添乱了。”

“您不知道吧,我姐夫的爸爸,可是蓉城市政府工作的。”余大器拍着胸口道,“要是有什么事情,那说不定还真能帮上忙。”

“真的?”老邱一下子来了精神,在市政府工作的人,无论是哪个科室,对老邱来说就是很了不起了。

“真的,大小还是一个官儿呢。”余大器道,“如果事情太大,可能没希望,但如果事情不大,那么我就不能看财哥受委屈。”

“还是当官的?”老邱这下子更有精神了,“你不骗我?”

“我骗您有好处吗?我不能拿这事儿吹牛啊,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余大器无比诚恳的道。

“好,那我就说了!”

老邱本来就看余大器气度不凡,出手就是中华烟,现在又听说他有背景,干脆就把胡磊财遇到的事儿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原来,胡磊财不但在漆工的工作上很有才华,而且平日里特别爱帮忙,所以在一群干活儿的人之中,就有了不小的威信。

今年胡磊财是跟着包工头,新来到这个工地的,这个承建商老板却比不上之前的那个,虽然生意做得很大,可特别喜欢克扣和占小便宜。

最过分的是,到了年底的时候,承建商老板却忽然宣布,因为资金紧张的缘故,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没办法给出来,答应好的赶工期的奖金也没有了,非得等到明年开春回来之后,才会补上。

这下子就让大家很不满了。

大家都知道,他为人苛刻吝啬,这是怕工人们过了年后不来了,才这么扣工资要挟。

当然这也是许多建筑商老板常做的事情。

不仅仅是建筑商人,那些手工业的老板们,比如制鞋、制衣等等行当,对技术的要求更高,他们就更不愿意放自己的熟练工走。

但他们又没办法每年都涨工资,所以选择扣钱来促使工人们为了工资,最后只能回来。

如此的做法,比起那些直接卷款跑路的要好一些,但也让人心里很不爽。

第二二一七章不能让好人吃亏(上)

以前遇到这种事情,大家都是无力抗争。

但正巧这个时候蓉城市农清办成立了,胡磊财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他们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当天下午农清办的人就到了工地上,直接把老板给叫来,挨个挨个的发了工资。

看着老板不想发工资却又不得不发工资的表情,大家都高兴又解气。

后来大家才知道,农清办直接把开发商老总的账户给封了,而开发商老总就是这个承包商老板的哥哥,在开发商老总歇斯底里的咆哮之下,承建商老板才不得不跑来发工资。

但是发过工资之后,老板就知道了是谁去投诉的,这下子胡磊财可倒了霉。

老板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报复胡磊财,但暗地里给他小鞋穿,那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于是在大家都可以回家过年的时候,胡磊财负责的一处工地刷漆活儿,却出现了问题,五个工人不得不重新返工。

这个问题还不小,想要干好通过验收,回家过年就耽搁了。

大家都知道这是老板故意在刁难胡磊财,但却都没有什么办法,毕竟那个漆活儿是出现了大面积的污损,如果不返工的话,恐怕过了年的验收就会把大家给拖累了,金钱和信誉上都有损失。

很多人在猜测这是老板故意弄脏的,胡磊财自己也明白,不过没有证据他也不好多说。

而且此事还连累了几个同伴,他思量了半天,觉得反正都要耽搁了,那就自己一个人扛起五个人的工作,反正他干活儿勤快一点,从腊月十几到大年十五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也足够完成了。

这就是为什么胡磊财没办法回家的原因。

“小胡是好人啊,自己不回家就在这里忙活,跟我们这些因为自己原因不回家的人在一起过年。”说到这儿,老邱叹气道:“但这又有什么法子呢?谁都找不到证据。小胡只能吃了哑巴亏!”

“会不会真的只是意外?”余大器疑问道。

“嘿,你没有去过施工现场,那三层楼的漆面都被泼了油漆,要不就是直接用铲子铲得墙面都露出来了。怎么可能是意外?”老邱斩钉切铁的道,“这事儿不是人刻意做的才怪!而且除了漆工,其余的水泥、砖瓦等等方面都没有受波及,连最容易受损害的窗户也完好无损,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那就是陷害了!”余大器皱起了眉。“这老板太没品了。……对了,邱哥你刚才说的农清办,他们是什么单位,看起来权限很大的样子啊!”

“农清办就是农民工欠薪清算办公室的简称,是咱们的萧市长在2月份推出的新的一个惠民工程的执行者。小余你可不知道,萧市长人可好了!这个农清办就是他为我们农民工排忧解难的,不是那种推脱和和稀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能解决问题!”

老邱说起农清办来,那是眉飞色舞,一口气把萧旭的在清算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的举措全部说了一遍。甚至还说起了蓉城市幸福基金等等,那神情激动得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

余大器听得是津津有味,萧市长就是姐夫的爸爸,那自己也可以叫一声“叔叔”了,早就听说他是一个清廉的好官,现在看起来,萧叔叔还是一个能办事儿的好官啊。

“既然农清办这么的有威慑力,为什么不去跟他们反映呢?”听完之后,余大器问道,“财哥是为了大家伙儿的事情出头。然后才被老板报复的,完全可以跟农清办反映吧?”

老邱一愣,“这事儿不归他们管吧?他们只是管清算,这被打击报复。谁也没有证据,说出去怎么管用?”

老邱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农清办主要是在清算发放农民工工资方面,对于这种似是而非的事情,就有些不够精力了。

别说是他们,就是警察过来探查。恐怕也没有多少的办法。

这工地本来就人多口杂,还是开放式的,什么人都能进来,而且还没有什么监控,想要查到是谁做的,真的很难很难。

大家在外面做事情,本来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牵涉的精力太多,关系太复杂,人们反而不愿意去追根究底。

“反正做完这个工程的第一期楼盘,小胡和我们很多人,都会离开这个工地的,所以在工友们对此愤愤不平的时候,他劝我们说就不要再多事了。”老邱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